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index.asp)
--  自由交流室  (http://www.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11)
----  从A.N.Thiel 说起......  (http://www.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21457)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9-15 20:50:53
--  从A.N.Thiel 说起......

很久以前,曾经从王以真先生处得知,著名的电声理论大师,对扬声器的工艺也不甚了了。

现在,该文在《高保真音响》里了,叫“俄文版的《扬声器的设计与制造》,在文章的最后是这样写的:

 

“           有一些扬声器书的作者,工作的范畴本来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当然其撰写的文稿,涉及扬声器工艺自然很少。例如我曾陪同Dr.Thiele在我工作过的天津真美电声公司参观,A.N.Thiele教授应该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扬声器权威、排名第一的电声专家,但他对扬声器生产工艺很感兴趣,甚至感到新奇。因为这是在澳大利亚很少见到的。”

 

这联想到以前关于电声工程师的什么段的争论。

主要是联想到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关系问题。

我们是扬声器大国了,而且是够大的大国!

可是,我们相关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进展呢,可能就是远远落后了很多的吧?

不然,我们还要花那么多气力去翻译《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吗?如果我们的专家、学者(这方面,我们是多了去的了),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至少像这样的手册之类的,不需要“引进”的吧?

 

现在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大概忙于具体事务的多,有研究素质的可能又没有很好的工作条件,在为“工资”忙乎着......

那么多研发中心或研究所,在做科研的不少呀,也没有见到这方面的什么“巨著”的。

 

也许,我们的软实力,真的是差了一些的了。

而实力,重要表现在哪里呢?

 

我看可能就是在基础理论方面了。

什么时候,我们在电声方面的理论有了大的提升,我们中国人写的书也被翻译到国外,也是印数xx万了,可能我们的扬声器大国梦就会实现。

不然,只是工艺如何如何,怕还是“打工”的份。

 

拿到《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翻着,慢慢的看着。

就想到这些逻辑混乱、前后没有什么关系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