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index.asp)
--  行业动态室  (http://www.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3)
----  行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困境中怎么办(讨论)?  (http://www.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441)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4 23:16:06
--  行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困境中怎么办(讨论)?
 其实这是我们需要大大关心的话题.

我认为情况是复杂和多变的,
是因人而异的.
.....

请有好主意的朋友们讲讲啊.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4 23:22:17
--  
 标题里有困境这两个字.

但是我以为对于有些厂来说,困境其实是机遇吧.

比如前两天在网上得知一个美国的专业扬声器的有名品牌
是和SZ的一个知名公司合作了.

我想对于那个SZ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
就是发展机遇到了,
是不是呢?

然而,这样的厂是太少些了吧.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4 23:34:10
--  

几年来,我在这个楼里发了不少有关行业发展的帖子,
还谈到了要开扩视野看电声技术的其它方面.

其实是有个想法的:
就是怕出现工厂的数量和规模的起伏会影响大家的"饭碗".

我想,还是要把视角放大.

有电声器件开发经验的人,
转点向做DJ或是做电声系统工程还是会有优势的.

从以往的经验看,
经济困难时期里,歌要唱,电影要看,....
那么,懂得技术的人还是会有用的吧.

......

--  作者:玛田音箱
--  发布时间:2008-10-25 0:06:17
--  

沙发


--  作者:ericchen
--  发布时间:2008-10-25 9:23:11
--  

路过。


--  作者:国明
--  发布时间:2008-10-25 23:30:24
--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8-10-24 23:16:06的发言:
 其实这是我们需要大大关心的话题.

我认为情况是复杂和多变的,
是因人而异的.
.....

请有好主意的朋友们讲讲啊.


 此问问得甚是有意思, 因为注意点在"工程技术人员"怎么办, 而不是问"厂商"怎么办或"业者们"怎么办,
 寒流中工程人员怎么办? 先求自保, 饭碗丢了不要紧, 可以再找, 实在不行也可以改行, 总之天无绝人之路.
 其次是加强沟通联系, 增加对电声行业的控制力. 外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 内在提升自己的意识.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5 23:40:35
--  
以下是引用国明在2008-10-25 23:30:24的发言:


 此问问得甚是有意思, 因为注意点在"工程技术人员"怎么办, 而不是问"厂商"怎么办或"业者们"怎么办,
 寒流中工程人员怎么办? 先求自保, 饭碗丢了不要紧, 可以再找, 实在不行也可以改行, 总之天无绝人之路.
 其次是加强沟通联系, 增加对电声行业的控制力. 外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 内在提升自己的意识.

是啊,.....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6 1:14:00
--  
 这个问题是有意思的.

在这个行业里或者说在整个电子行业里而言,
我见到和听到的情况是多种的多样的,

对有些企业而言,缺少高端的工程技术人员,乃至现在仍然是感到人才欠缺,
所以我的印象是:
真才实学的工程师们倒是不缺饭碗,最多就是待遇是不是合理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企业在项目和规划发生重大变化中,
就可能多原班人马(工程技术人员)有所调整,
有些很有实力或发展前途的工程技术人员将面临下岗,
就需要找工.

这一二年,我就知道几个实例,
找工上均发生较大困难.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6 1:21:03
--  

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好的调整和自学和提高的能力.

有的就较为困难.

结合本岗位,提高技术水平是一种情况,
而根据自身和所处的情况,要转变专业方向,
这种可能性不得不想想.

如果有些好的职业培训就好了.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6 1:28:56
--  

制造业里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将不得不转业,
我以为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回忆到八,九十年代,北京有关部门就开过音响师(DJ)和录音师的学习班,
培养了大批DJ和录音师,
其中的特出人才在九十年代成为了行业内的专家,
许多人是找到了饭碗了啊.

--  作者:duliyuansl
--  发布时间:2008-10-26 18:50:34
--  
老兵人真好啊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6 23:39:07
--  
以下是引用duliyuansl在2008-10-26 18:50:34的发言:
老兵人真好啊

谢谢啊.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6 23:52:50
--  

这几年来,我所到之处感到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
的压力均是比较大的,
有时有人就难免有转岗或见工的想法.

一般我的劝告就是: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辞工.
道理很简单:
从去年开始起,工就不大好找了.

这是个很让人无奈的情况.

其实就是在发达国家里,工程技术人员找工也是很费时很麻烦的事.
我就亲身听到一个名牌通信公司的工程师讲给我听,
他们那儿是怎样裁员的,而其中的一个原因竟然是
中国的一个有名通信公司的飞速发展.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7 0:00:59
--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有个工作岗位确实是太重要了.

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两方面都有需求啊.

我总觉得企业的发展容易得到各方面的关心,
而我们的"饭碗"问题,我们需要自已第一位的关心啊.
当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我们的"饭碗"问题有紧密的关联.

--  作者:henley_z
--  发布时间:2008-10-27 15:01:17
--  
个人认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的研发队伍是分不开的,不但要稳,还要不断学习进步
--  作者:holo126
--  发布时间:2008-10-27 17:22:35
--  
老兵说的好,最近大家先老老实实呆住了,不要乱跳.没事充充电,也不一定是要充技术的电,搞搞其他的也好....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7 23:26:34
--  
以下是引用henley_z在2008-10-27 15:01:17的发言:
个人认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的研发队伍是分不开的,不但要稳,还要不断学习进步

是啊,成功的老板们需要懂得队伍的稳定的重要性.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27 23:27:56
--  
以下是引用holo126在2008-10-27 17:22:35的发言:
老兵说的好,最近大家先老老实实呆住了,不要乱跳.没事充充电,也不一定是要充技术的电,搞搞其他的也好....


是啊,"没事充充电,也不一定是要充技术的电,搞搞其他的也好....",很有见解.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10-30 12:03:00
--  

风险与机遇并存!高风险,高利润。什么时间都如此,


--  作者:songwei-huang
--  发布时间:2008-11-5 13:13:09
--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8-10-26 23:52:50的发言:

这几年来,我所到之处感到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
的压力均是比较大的,
有时有人就难免有转岗或见工的想法.

一般我的劝告就是: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辞工.
道理很简单:
从去年开始起,工就不大好找了.

这是个很让人无奈的情况.

其实就是在发达国家里,工程技术人员找工也是很费时很麻烦的事.
我就亲身听到一个名牌通信公司的工程师讲给我听,
他们那儿是怎样裁员的,而其中的一个原因竟然是
中国的一个有名通信公司的飞速发展.

工作的确越来越不好找,困境中练练内功,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能力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