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index.asp)
-- 音乐鉴赏和器材评价室 (http://www.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4)
---- 电声思考题之一 (http://www.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59)
|
-- 作者:philip
-- 发布时间:2005-11-18 9:23:30
-- 电声思考题之一
请听题!
1. 大家都承认20K以上人耳听不到的。好。那我们为什么能明显听出10K(或12K)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区别,既然他们的基频都是10K,谐波都超出了20K了?
|
-- 作者:imxp
-- 发布时间:2005-11-18 9:27:59
--
以下是引用philip在2005-11-18 09:23:30的发言:
请听题!
1. 大家都承认20K以上人耳听不到的。好。那我们为什么能明显听出10K(或12K)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区别,既然他们的基频都是10K,谐波都超出了20K了?
思考中。。。。。。
考虑喇叭的频宽,互调。等等
|
-- 作者:国明
-- 发布时间:2005-11-18 11:08:59
--
你忽略了20kHz以内它们分谐波的不同,10kHz的三角波与方波的基频在10kHz以下的2kHz,6kHz和10k以上的14k,18k一样都有分谐波的.
|
-- 作者:philip
-- 发布时间:2005-11-18 11:35:51
--
以下是引用国明在2005-11-18 11:08:59的发言: 你忽略了20kHz以内它们分谐波的不同,10kHz的三角波与方波的基频在10kHz以下的2kHz,6kHz和10k以上的14k,18k一样都有分谐波的.
你的“分谐波”有理论支持吗?请说明。
各位继续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8 11:42:00编辑过]
|
-- 作者:钟敏
-- 发布时间:2005-11-18 11:40:58
--
期待中!
|
-- 作者:阿永
-- 发布时间:2005-11-18 12:22:53
--
请继续讨论,在下学习中...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5-11-18 13:27:31
--
以下是引用philip在2005-11-18 09:23:30的发言:
请听题!
1. 大家都承认20K以上人耳听不到的。好。那我们为什么能明显听出10K(或12K)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区别,既然他们的基频都是10K,谐波都超出了20K了?
Phlip兄出了数学题给大家玩啊!想考验大家数学忘了没有?呵呵,我试着来回答一下,别来板砖哦!
只要把方波和三角波展开为FURRIER级数,就会发现他们都存在直流成分(幅度不一样),而且基波的幅度也大大不同,因此即使是10k或12k的信号,其基本信号谱已经完全不同了,人能分辨出来似乎并不奇怪!
下面是将方波展开为余弦级数的一个推导,有兴趣的兄弟可以推导一下不同的三角波的情况,呵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5-11-18 13:46:46
--
上贴中求方波的余弦系数Bn时,第一个积分号内的余弦函数多了个2,摆了个乌龙!不好意思!
|
-- 作者:philip
-- 发布时间:2005-11-18 14:17:14
--
初哥的傅立叶分解是对的。但区别只是基频的幅度的分析是不对的。按你的说法,三者的区别只是音量的不同,不对。
大家可以做个试验:将三个信号经过功放推动相同的音箱,听到的是很明显(除了聋子都听得出的)的音色的区别。
点解呢?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5-11-18 14:34:05
--
呵呵,应该理解为权重关系吧,实际上对一定的信号基波成分(包括直流成分)所占的权重是一定的,不同信号也是不同的!这应该也是信号的一个本质特征吧!
如果一定要做试验,我到建议做这样的实验,用脉冲信号来实验,一个脉冲的带宽为20-20k,一个脉冲为20-40K(可以更高),馈给扬声器,再来听,看看有什么不同,我认为这样才比较有说服力,如果在可听声频段以内就已经很不一样了,可能不具可比性!
以上试验我没做过,如有兴趣可以试试!
我没否认可听声频段以外的影响存在,但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就有理由怀疑了!我也很希望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起存在!在没能证明前还是“子所不语”的好!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5-11-19 15:40:40
--
继续讨论嘛!!!!
|
-- 作者:国明
-- 发布时间:2005-11-19 17:24:47
--
楼主好像连音品的基本机制都没搞清楚,问了个挺荒唐的问题.我打个比方,
他好像在问,两个人鼻子嘴巴眼睛耳朵的位置都差不多,你怎么看一眼就认出是两个人来?
|
-- 作者:alandi
-- 发布时间:2005-12-16 12:19:49
--
楼主的问题问错地方了,建议去正规医院五官科去测试耳朵的性能,顺便请教一下医生是什么原因。一定会给他满意的答复的。(相同的功率,信号不同在单体上反映的声压是不一样的,除非你改变功率输入值。人耳对频率的反映也是如此。一般受过专业讯练的人如录音师,作曲家等都可以听出20K-25K的音乐变化的。如果听这段纯音只有加更高倍数的功率,这还得你的高音能够有能力再放才可以。收获〈 损失 )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1-10 22:11:20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愿闻其详!
思考题之二呢?
|
-- 作者:xiaoxinhua
-- 发布时间:2006-1-11 9:19:29
--
期待继续......
愿听高见.
|
-- 作者:yeseayy
-- 发布时间:2006-2-24 17:01:25
--
呵呵,看一下这是我自己录的信号,3种信号叠在一起,具体哪个是哪个就懒得指出来了。试听了一下,差别并不明显。
从频谱上可以看出来,在20K以前差别是很小的。或者你的信号源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24 17:02:56编辑过]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2-24 23:23:09
--
楼上DX,高!!顶一个。。。。。。
|
-- 作者:齐迦社
-- 发布时间:2006-2-27 16:28:47
--
比较赞同国明的观点,初哥的傅氏分析虽也考虑将原信号分解但没有考虑谐波并不是连续分布的,也就是你后来提到的权重关系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2-28 21:03:54
--
以下是引用齐迦社在2006-02-27 16:28:47的发言: 比较赞同国明的观点,初哥的傅氏分析虽也考虑将原信号分解但没有考虑谐波并不是连续分布的,也就是你后来提到的权重关系
不明白在说什么?
FURRIER分解本来就是将信号分解成各次谐波的级数和,谐波成分当然不是连续的!
|
-- 作者:051031
-- 发布时间:2006-2-28 21:44: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