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index.asp) -- 工艺设备室 (http://www.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7) ---- voice bobbin打洞的疑问 (http://www.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491)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1-29 23:00:54 -- voice bobbin打洞的疑问 那天看到一开发工程师要求一款高音voice bobbin打洞,这么矮小的东东太可怜了,有这个必要吗.要知道打洞费不低啊,能省点就省点吧.WF打洞还看上去合里,但有时下手确实也胡来!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1-29 23:09:18 -- 有用磁液吗?想想打洞有何用处?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1-29 23:13:11 -- 那位工程师有没有说为什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似乎不可一概而论,也许人家特殊考虑呢!呵呵!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1-29 23:14:16 -- 肯定用雌液.打洞作用流通散热均压,好多道理啊,多能凑上边啊,糊!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1-29 23:17:49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1-29 23:13:11的发言:
那位工程师有没有说为什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似乎不可一概而论,也许人家特殊考虑呢!呵呵! 那些工程师多是你打洞,我也跟着打洞,实践出真知啊.唉,真没法问出原因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1-29 23:25:43 -- 以下是引用db在2006-01-29 23:14:16的发言:
肯定用雌液.打洞作用流通散热均压,好多道理啊,多能凑上边啊,糊! 你已经说出来了,主要是均压,不然可能会有异音.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1-29 23:35:31 -- 以下是引用知春在2006-01-29 23:25:43的发言:
你已经说出来了,主要是均压,不然可能会有异音. 好象工程师TW烧死,才要用的,如是压力太高,那应该是普遍的,除非后腔大,或振膜厚刚性大才能缓解,多是常规的东东啊 |
-- 作者:水仙 -- 发布时间:2006-1-29 23:43:13 -- 多想想为什么?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1-29 23:54:30 -- 以下是引用水仙在2006-01-29 23:43:13的发言:
多想想为什么? 哈哈,DX们真是只能点到为止.就这样吧,我也去唬别人 |
-- 作者:电声爱好者 -- 发布时间:2006-1-31 22:25:05 -- 真是唬人吗?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的! 有个厂做高音,不同的音膜同样的磁路结构,音圈都没打孔,一种没有什么异常音,一种90%以上都有异常音.老板悬赏解决问题,公司设计人员一筹莫展!(不允许破坏材料,一天解决几千个已制成品) |
-- 作者:谁是谁 -- 发布时间:2006-1-31 23:18:46 -- 电声老师,后来呢?。。。。。。。。。。。。。。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1 8:58:59 -- 以下是引用电声爱好者在2006-01-31 22:25:05的发言:
真是唬人吗?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的! 有个厂做高音,不同的音膜同样的磁路结构,音圈都没打孔,一种没有什么异常音,一种90%以上都有异常音.老板悬赏解决问题,公司设计人员一筹莫展!(不允许破坏材料,一天解决几千个已制成品) 好材料!顶ING.扬声器设计中很多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你打洞我也打洞模仿秀,大忌也! 后来老板悬赏有无勇者呢!口水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1 14:48:32编辑过]
|
-- 作者:电声爱好者 -- 发布时间:2006-2-2 20:56:30 -- 后来问题当然解决了,对策如下: 1.音圈骨架打孔(当时已做好的没如此实施,用下面临时对策2/3处理,原理类似) 2.减少使用的磁液量(不让磁路间隙封闭) 3.中板跟华司间留一些缝隙 4.T铁穿孔(同时还可以降低共振频率,需加阻尼材料) 5.音膜加透气孔(外观可能有些客人不会接受) 6.前面几种方法若都不能实施,则剩下唯一的办法:换音膜(不同的材料/厚度/硬度/施胶工艺等) |
-- 作者:电声爱好者 -- 发布时间:2006-2-2 21:00:30 -- 方法太简单,就是本公司没人想到,老板最后的赏金就赖掉了(理由就是方法虽简单而有效快速,但那人不是本公司的),顺便说一下,那人就是版主"水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2 21:02:39编辑过]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 21:40:52 -- 以下是引用电声爱好者在2006-02-02 20:56:30的发言:
后来问题当然解决了,对策如下: 1.音圈骨架打孔(当时已做好的没如此实施,用下面临时对策2/3处理,原理类似) 2.减少使用的磁液量(不让磁路间隙封闭) 3.中板跟华司间留一些缝隙 4.T铁穿孔(同时还可以降低共振频率,需加阻尼材料) 5.音膜加透气孔(外观可能有些客人不会接受) 6.前面几种方法若都不能实施,则剩下唯一的办法:换音膜(不同的材料/厚度/硬度/施胶工艺等) 一大堆原因好象还是一把抓,一针见血就好了.最后还得做几十种试验对比样,累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2 21:41:20编辑过]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2-2 21:45:31 -- 所有方法归结一点就是"均压",有不信的才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去尝试!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2-2 21:48:40 -- 以下是引用知春在2006-01-29 23:25:43的发言:
你已经说出来了,主要是均压,不然可能会有异音. 这就是DB所需的"一针见血",但你看到一针却看不到血,所以才有人补充.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 21:50:24 -- 以下是引用知春在2006-02-02 21:45:31的发言:
所有方法归结一点就是"均压",有不信的才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去尝试! 解决均压的问题,用音圈打孔的方法代价大啊,一般大家会去做吗 |
-- 作者:知春 -- 发布时间:2006-2-2 21:57:49 -- 普遍采用的简便方法,高音使用很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防止磁液飞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2 21:58:34编辑过]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 22:06:23 -- 因太小了不忍心,要是有能改少重量,真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