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index.asp)
--  行业动态室  (http://www.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3)
----  3年内在T公司完成产品和企业形象升级的记事  (http://www.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25925)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15-7-24 10:44:36
--  3年内在T公司完成产品和企业形象升级的记事

3年内在T公司完成产品和企业形象升级的记事

1

    08年人大MBA毕业想了解跨国企业的管理体系,进入了飞利浦,刚开始主要负责小音响产品和少部分耳机,到11年下半年开始转到耳机部门负责耳机声学开发,因此住在深圳的我每周大约有4天要到香港上班。12年之前的T公司最大的客户是飞利浦,占其订单总量约70%。但是在飞利浦看,T公司只是一个低端产品供应商,产品报价很有竞争力但是产品档次、水平上不去。跟T公司也打了4年交道了,尤其是11年转入耳机部门后经常出差到T公司。对T公司的印象就是朴实,但是缺乏现代化的理念和礼仪。机缘巧合,12年初我在找人合作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X),T公司因为有意上市在找高素质人才,于是双方很顺利的达成了一致意见,我离开了飞利浦。在加入T公司之前那短暂的时间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想到要开发一款声学性能不亚于Sennheiser HD800(号称全世界最好的动圈式耳机)的耳机,设计了一个扬声器单元并申请了专利。

进入T公司之后,X产品开发不顺利,在一年之后几乎就处于停滞状态。入职大约4个月后我全面负责T公司的声学开发,我决定要推动提升T公司的产品档次和企业形象。于是改善了很多与声学相关的流程和制度,重组了声学团队,缩减了扬声器单元产品线以提高效率,对扬声器单元的型号做了标准化工作,提高了效率、品质和节省了管理成本,另外安排一个声学理论基础非常扎实的毕业不久的有研究生学历的工程师作培训其他工程师的工作。T公司在产品开发能力上,生产工艺和品质上都有待提高,尤其是头戴耳机做得少。我定义了一个头戴耳机的扬声器单元的升级规划:第一代产品基于现有40mm单元,改进磁路、音圈、膜片设计,扩展频宽、降低失真;第二代产品开发一个全新的大音圈40mm单元,设计目标是成品耳机需达到Sennheiser HD650的水平;第三代产品就是用我的专利开发一款单元,成品耳机需达到HD800的水平。我自己亲自绘制了设计草图,交给下属完善并制作样板。在2013年春天第一代单元就做出来了,完成的耳机声学样板,交给了总经理——T公司最大的客户经理——去向客户推广。接着,公司就得到了飞利浦的积极的反馈。飞利浦很快给了T公司中高端产品合作机会,如:新的旗舰入耳式耳机TX1/TX2,高端DJ耳机A1/A3,另外还在秋天启动了飞利浦下一代头戴旗舰耳机的合作。至此,T公司历史上第一次产品和企业形象升级完成,由飞利浦低端产品的供应商成功升级到中高端产品的产品供应商。

之前,T公司与Sennheiser已合作多年,但仅限于供应少量线材和低端的扬声器单元。2012年我进T公司不久,就开始跟Sennheiser Communication(后称SeCom)讨论一款入耳式耳机的早期技术开发。所有的技术探讨都是我直接与对方声学负责人Lars Nyegaard先生探讨,我对技术的理解、交流的舒畅和样品的提供均让Lars先生满意——此后他一直跟我保持着好的关系。讨论和送样1年之后,Lars邀请我和市场部负责人于20137月到访丹麦他们的办公室。在那里我们知道T公司的声学样品已经全面领先竞争对手,这个项目基本属于T公司了。终于,在2013年底,SeCom的高层来T公司做了一次象征性的考察之后,定案T公司负责此款耳机开发。追求了多年的Sennheiser终于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T公司又一次完成了跨越。

2013年冬天T公司还参加了CES,我亲自把关样品的音质,在展会上,这些样品的声音让潜在客户们有了很好的印象。

T公司在行业里是个相当好的企业,然而在当前竟争如此剧烈之下的形势下,不得不作改革。体系的改革不是一天一年能完成的,但是T公司的战线过宽的弱点需要调整,比如产品要求经常出现混乱甚至是矛盾,执行有难甚至混乱。我建议公司拆分成两个,一个专注成本和效率提升,一个专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经过多次的游说,老板终于在2013年底同意成立一个新团队,专注产品声学性能的客户服务,我出任团队领导。

20143月开始我不再负责T公司声学开发,转而带领一个团队全面负责开拓和服务注重产品声学性能的客户。最大的目标客户正是Sennheiser,(它在耳机行业是高技术和标准音质的代名词,工艺和品质非常精良,其全球市场份额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T公司已经获得了一个Sennheiser的成品耳机项目,但毕竟只是一个入门级入耳式耳机,T公司需要更多、更高端的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决定改变在T公司时那个由下往上升级的战略,决定直接从最顶端往下:用最优秀的技术力量集中到一个点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再慢慢扩展。我制定了3年的发展战略、客户沟通策略和团队文化建设策略:

1.战略:2014年集中能调动的资源开发三款超越市场顶级动圈式耳机的样品,其中两款头戴式、一款入耳式,为加强研发需额外作一系列有计划的技术创新。争取2014年到2015年打开一个缺口,然后2015年开始提升工艺和品质能力,2016年开始扩展周边技术并向下延伸。

2.客户沟通策略:T公司的营销策略原本是广撒网,并且在每一个客户那里都全面的展示所有信息——告诉客户T公司无所不能。新团队不能这么干,因为目标客户数量有限,打空一炮就少一个目标,所以尽可能的每一个目标客户都一枪中的。于是需要针对每一个客户通过分析其优缺点、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沟通策略,同时也需要突出重点不能包罗万象——越是全面越意味着没有重点和突出的优点。

3.团队文化建设策略:T公司的原企业文化是实用主义,所有东西能用就行,这种思维模式在节省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服务优质客户就不行。所以我必须在实用主义的大环境下建立一个完美主义哲学的小团队,于是准备了一个系列的团队培训。

我亲自制作了产品的设计草图,然后交给下属部门去做样品。两款头戴耳机的扬声器单元在2013年已经历了一些挫折,第2代产品在膜片上走了不少弯路,来回做样品测试,做了几十个不同的样板才找到一款符合要求的膜片。在第2代产品的基础上,第3代产品在膜片上走的弯路少了很多,但是在磁路设计上走了弯路,直到第三版设计才开始能用。到2014年,这两款产品都很顺利,加上之前在耳机声学开发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声学样板在6月份左右就完成。入耳式耳机是开发一款全新的直径6mm单元,T公司从来没做过直径8mm以下的产品,遇到了麻烦。第一版设计被工程师反应不好制作,他们搞出来的设计被我否决——工艺根本没有可控性品质一定会失控。与工程师们讨论修改设计后做了一款出来,后来发现做成的耳机直径过大(采用了全新的带突破性的设计),后来又再一次修改设计到直径5.5mm。但是不能简单的按比例缩小尺寸,因为有些部件的尺寸是不能随便改的,又经历了几次激烈的讨论才定下来,到做成耳机的时候已经是7月底。所有的声学样板都达到了设计目标,入耳式耳机的高频延伸能力甚至能到20KHz(现有市场还没有一款动圈入耳式耳机高频能真正延伸到20KHz,一般10KHz以下就开始衰减)。头戴耳机无论是频宽还是失真都超越了HD800,声音跟HD800比更耐听,因为改善了平衡性。

市场部没能提供任何信息,我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分析了Sennheiser可能遭遇的困境(市场份额下降)和需求(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于是针对性的制作了沟通资料。重点在于告诉他们T公司能如何以低的成本协助他们保持一样甚至可能更好的声学开发和创新能力,保持和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和总体竞争力。信息给到了包括SeComSennheiser本部(KG)。SeCom的反馈非常及时,对第三代产品的声音非常兴奋。Lars先生又跟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并给了一个游戏耳机新项目,但是我不想把这么优秀的技术浪费到游戏耳机里面,于是引导他到第二代甚至第一代产品。此外,在他的影响下(他对我的技术和创新能力非常有信心)香港办公室也给了新项目合作机会。KG德国总部和新加波研发中心也震撼于样板的声音,新加坡给了总共大约10个项目报价,但可惜的是最终一个也没拿到,T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KG总部在年底的时候反馈有兴趣并邀请我去德国面谈,推迟到20154月中旬在KG德国办公室见到他们搞技术研究的人员,表示对样板声音很满意也感兴趣,并询问如何做到比HD800还低的失真。从20127月之前只是供应少量线材到13年底确认第一款正式的耳机项目,再到14年底超过10款新产品询价且大部分是头戴耳机项目,T公司跟Sennheiser的合作连续两次完成升级,而且强大的声学开发能力已经让对方印象深刻。

3年之内帮助T公司完成了产品和形象升级,但是我个人感到在管理及人事上出现了我不希望的状况,2014年我已经遭遇了一些阻挠和人事上的困难,我深感厌倦,决定离开了。我需要好好思索及小结。一个问题横在我面前,中国的电声企业在接下来的10年应该怎么走?我个人的直觉是,形势是严峻的,而且是有很多困难的,然而机会或许比困难更大:信息技术引发的一次对企业深度变革正在袭来,一场大规模的企业换血必将发生——无法完成转型的企业会被新生企业淘汰。历史最困难的时期却也是历史最佳的超越机会。我们仍然有很多事情可做成,成功完全可能。

感谢一个老兵的指导!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Eagle_Wa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7-24 14:34:16编辑过]

--  作者:cy9663
--  发布时间:2015-7-24 12:06:00
--  
感谢楼主的分享,个人感觉国人的文化特点就是实用主义,不过有些大公司已经组建有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
--  作者:changro
--  发布时间:2015-7-24 13:14:00
--  
版主真了不起,佩服!
--  作者:DAAS
--  发布时间:2015-7-24 17:02:26
--  
顶老鹰,

有时候,坚持了就是胜利;

但放弃未必不是更好的开始。

共勉。

--  作者:hyonsoo
--  发布时间:2015-7-27 10:56:49
--  
感谢分享,坐等2!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15-7-27 13:27:23
--  
以下是引用DAAS在2015-07-24 17:02:26的发言:
顶老鹰,

有时候,坚持了就是胜利;

但放弃未必不是更好的开始。

共勉。

坚持与否看对前景的预期,当然同一个事情不同人的预期是不一样的,结果也就千差万别。比如当马云去向人推广电子商务的时候,有人放狗咬他。对方就是因为对电子商务的预期与马云相反,结果就不说了,那些放狗咬马云的可能有90%已经哭晕在厕所还没醒过来。
--  作者:余音绕梁
--  发布时间:2015-7-27 20:14:28
--  
佩服版主的本事,干三年真的不容易,确实是有本事的人!
跟飞利浦供货的耳机厂,T厂貌似在ZS市那个。如果是,我在那里干了两年半
后来的情况,如版主所说,混不下去了

--  作者:smotoo
--  发布时间:2015-7-27 20:32:39
--  
加了!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15-7-29 8:58:55
--  
以下是引用余音绕梁在2015-07-27 20:14:28的发言:
佩服版主的本事,干三年真的不容易,确实是有本事的人!
跟飞利浦供货的耳机厂,T厂貌似在ZS市那个。如果是,我在那里干了两年半
后来的情况,如版主所说,混不下去了

能不能干下去看人与企业之间的匹配,同样是这个企业也有人干了10几年。前几天从这个公司离职的一位同事还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某大家的一个观点,我觉得有点道理:企业发展速度跟不上员工成长速度的时候,管理就会出问题。该公司已经在某个位置上停留了8年没什么增长,我想绝大多数人的胃口增长速度不会比CPI慢,过去8年中国CPI增长了多少?好不容易在2014年增长了一点,结果又会怎样? 

这位兄弟贵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7-29 09:58:48编辑过]

--  作者:余音绕梁
--  发布时间:2015-7-29 9:36:13
--  
道理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我只是比版主早进入公司,07年初进入公司的

我这样的小罗罗是不会有人记得我的

版主说的非常有道理,跟我的体会一样。公司不大,职位需求有限,但是却不断的扩充一些高端人才,但是新来的和尚好念经,那么有些老员工日子自然不好过,就会形成非正当的竞争手段。比如:我当初在的时候,搞技术的有华南理工大的研究生、同济大的研究生,同行业常州A*C的工作十几年的工程师,同行业深圳Merr*工作十几年的工程师。。。。。同时我在的那几年,还来了很多香港大型企业的高端人才,但是现在记不得了。。。。并且走了非常多的高端人才,我深感惋惜。。。。。但是也非常庆幸他们能够离开那里。。。。。

我这人跟别人不一样,当混乱的时候,人才多的时候我基本都是我主动让贤,把职位和机会留给别人,让别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到发扬。本来我都是一番好心,但是却事与愿违,很多人无法搞定,还反过来倒打一耙,害得我也没牵连!

我在公司几年知道一件事,凡是离开后的员工,公司都会说是员工的问题,也会说出一大堆的缺点。我以后在别家公司工作,新的公司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我在T厂的一些事情。是非真的有那么重要?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既然都已离开,很多事情都烟消云散了,过去的事情不便细说,没想到版主这样子的高端人才也会碰到我这样子的遭遇,我这样子的小罗罗自然是无话可讲了。。。。


--  作者:pzpzp
--  发布时间:2015-7-29 17:10:42
--  
把楼主的内容都看完了,又饶有兴趣的思考了下,总结出以下结论,供参考:
楼主是搞技术的人才,又拥有管理上的学历。在外企想从技术人员转型至管理人员时郁郁不得志,跳槽至一定规模的国内电声企业,技术管理两手抓。表面上看楼主既能给老板赚钱,又能给老板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电声研发团队,老板应该把楼主视为掌中宝才对,为何3年后会郁郁离开?这个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人员的通病问题,有企业的体制问题,但主要原因还是楼主并没有真正融入企业的核心利益圈子。
做事做人其实是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问题,之前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困惑,但现在豁然了。即便是大型外企也很难在管理、权力、收入上有完善的体制,不知道楼主能否理解?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15-7-29 21:36:41
--  
楼上朋友好像是位前辈吧?谢谢关注和指导!

其实在外企的时候我就是去学其管理体系的,是真实想法。因为读完管理学,发现即使是理念比纯内资先进一点的港资企业,MBA的那一套好像也完全行不通,或者至少发现企业执行的跟学的不搭边,于是想去看看跨国企业怎么管理。

回中国企业其实是我去外企就想好的,我不想讲得那么高大上,但我真的一直希望能够帮助一家中国电声企业成为世界一流。所以实事求是的讲在外企我也混不上去,但我也真没想混多高,我想的还是有一天带着我的经验、技术、管理知识和跨国企业的管理体系,回到中国企业。

遭遇的困境其实理论上说以前也知道,任何改革都必然会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都必然遭遇困境。这些我早知道,只是我没预料到的是我遭遇的居然是全面的障碍,远比我以为的部分人的障碍大得多。记得声学楼有一篇一个总经理的辞职报告,我看了真的是感同身受。当然我知道这个楼有前同事会看到,他们也一定在讨论总结,会说是我自身的问题。我想没必要争论,也没必要尝试说服谁,等时间来检验我的离开是企业的损失还是好事。对我个人来说,其实不经历这些我真的很多东西是停留在理念层面,经历之后知道了自己失误在哪里,也算是收获。

我确实没有融入该企业的核心利益圈子,但融入了又能怎样?老板其实在我进去的时候就暗示我该怎么做,跟谁交朋友。但问题是我发现他指的那些人很多做事的理念跟我刚好相反,我融入进去就得放弃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之前学到那些理论和跨国公司的理念。就算我融入进去了,我要真创造了后来的那些业绩,我同样会遭遇很大的抵制。前辈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我要在这个企业长期待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被同化,我不想这么早开始养老,那就离开,没有别的选择。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完美的。但是能不断增长的企业,必然具备开放的心态吸收新鲜血液、能认识自身的问题、能正视并不断改进自己的问题。

--  作者:pzpzp
--  发布时间:2015-7-30 11:24:38
--  
真正搞技术的人就该有楼主这样的想法与态度!原本想用魄力这个词,但想想还是作罢。。。建议楼主把自己定位在一个R&D TEAM的LEADER比较合适,甚至理解为高级技术人员更合适。管理这概念在中国就是一团浑水,如果没有绝对的背景,很多东西还是装糊涂更合适,太直接的表达或是执行只会弊大于利。
--  作者:Tony-xu
--  发布时间:2015-7-30 13:48:53
--  

同意楼上的观点。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15-7-30 15:37:48
--  
难得糊涂!这句话真的精妙!年轻的时候郭峰有首歌还用这个词为歌名,但是那个时候不理解。直到去年遭遇困境,才知道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和人为何需要糊涂。

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里面,管理真的是团浑水。但是在跨国企业里面,就真的不一样。也许这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说自己的管理所一池清水,但至少好企业的水清很多。华为有任正非这样的顶级战略高手,还一次次的聘请国际咨询公司做管理体系,不敢说这是华为取胜的充分条件,但至少是必要条件之一。

所以很多中国企业,一方面自己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又像个铁桶一样装着满桶浑水还不让清水流进去。要生存,就只能把自己也染浑,然后浑水摸鱼或者慢慢等看是自己先死还是企业先死。浑水摸鱼的捞着点好处自己出去创业,结果把前东家的老路走一遍最终只能靠低价挣点血汗钱,还发现企业里面有人浑水摸鱼而束手无策——我一高中同学就诉苦遭遇了。这就是中国企业可悲的宿命!大家共同贫穷落后没问题,谁要想出头带领大家致富没门。

--  作者:pzpzp
--  发布时间:2015-7-30 21:40:21
--  
做人做事格局要迈的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但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带动企业的发展!电声行业只是一个小行业,眼光放长远些,或许有更好的发展!
--  作者:AK214
--  发布时间:2015-7-31 10:38:23
--  

感谢分享!收获很大!


--  作者:JXJJZZ
--  发布时间:2015-8-4 13:39:10
--  

--  作者:mhfeng2008
--  发布时间:2015-8-4 15:58:31
--  
学习了,认真看完,
我也是管理与技术两手抓的小罗罗, 
深有体会,推动新的知识与管理,是不很容易。
感谢分享!收获很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JXJJZZ
--  发布时间:2015-8-5 11:14:44
--  
zs 中山,T公司天健。猜的. 字母不想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