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公告建议室 → (美)扬声器与音箱设计手册这本书如何?


  共有1431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美)扬声器与音箱设计手册这本书如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7 11:04:57 [显示全部帖子]

这本书, 原版的售价是115美元, 天价了. 电驴里也有得下, 英文版的, 但内容只有一,四,五章,

文件名: [Ebook_-_ENG]_J.Eargle,_Loudspeaker_Handbook_dadez87.rar
Emule链接: ed2k://|file|[Ebook_-_ENG]_J.Eargle,_Loudspeaker_Handbook_dadez87.rar|66151207|5F089F0A7EF96D7CDB8600819A39107D|h=SBKHD3IQXVNRSJPFVAKBTZAZSOO5JCYY|/

我下载后看了下,感觉内容写得一般般, 其他书里基本上都有了, 不知为何还卖那么贵, 南大的教授翻译了, 译本售价20元左右,不贵,但是否值得买呢,建议先把原版的下下来后看看内容再作决定

(同时我在这里对电子版的作者(应是一外国人)表示强烈的谴责, 既然做电子版还不做全了,只扫描了1,4,5三个章节弄出个残本,这是对读者极其不负责任! 当然如果他做全了南大的译本好像也不是一个选择了,呵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8 10:37:52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8-11-08 00:53:38的发言:

原文是读过的,

现在有中文译本,是好事啊.

看水仙拍的照,是沈先生译的.

那么国明讲还有南大教授的译本,难道有两个版本吗?

  呵呵,我一直以为沈(山)豪是南大的教授, 可能搞错了,不好意思
  他这的名字真怪, 一般的大字典里都没有收录,要康熙字典才能查出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ao.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音豪, 山名,在弘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08 10:39:05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8 10:48:28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8-11-08 00:25:21的发言:
 浏览了一下目录,感到对做专业扬声器的厂家的工程师们来讲还是
值得一读的.

我个人会对第六章和第七章特别关注.
也有个好奇心:
JBL研发部的高级经理的理论水平在写作上会怎样?

沈先生的翻译风格是偏向于忠实于原文的,我这样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08 00:26:57编辑过]

 如果从原版本的售价(115美元)来看,翻译一本昂贵的书肯定比翻译本便宜的性价比要高.
 但我觉得这本书不如Leach的那本(售70美元),售价贵估计是因为商业附加值,因为书中引用了一些JBL开发的产品.
 但译本才售20人民币,相当于白送,也是很值了.当当网一度曾卖到断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6 17:41:59 [显示全部帖子]

最近整理书籍时, 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还藏有这本书(买了很久没有看就忘记了), 重新翻阅了以后, 又有了不同的认识.
感觉如果此书写得一般, 那么我曾花115美元买这本书, 说明自己当初也很蠢了?

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作者John Ergles是JBL研发部高级经理, 竟然还是AES青铜奖章获得者, 说明其水平肯定不是一个"一般"的程度.
而且随意中又翻到几页, 前一阵不是有个叫阿龙的自夸他做的12"全频如何如何了得吗, 早就被John Ergles预料到了, 你不信?
我贴给你其中的相关章节, 这种单元JBL早就研究过,而且也比较成熟,三言两语就把其中奥秘解释得一清二楚.

原来小高音盆专业名称叫"Whizzer cone",JBL在1950年就做过一个8吋的, 这种双纸盆喇叭是靠小高音盆辐射高音,把小高音盆装到
12"上去, 高频特性也移植过去了,一点都不神秘. JBL的测试曲线看上去挺不错,但作者仍然承认"在10kHz后高频掉得很快",而且"如果想
控制好10kHz后的高频, 制程控制很重要"

鉴于发现这一文章, 相信这本书的价值诸位已经了然于胸了.
 
(附三张此书的截图, 点击图片放大以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或保存到硬盘后再打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