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传声器设计与应用室 → 阵列式麦克风


  共有116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阵列式麦克风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zyx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8 积分:11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7 16:04:35
阵列式麦克风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8 15:46:41 [显示全部帖子]

      不知大家对阵列式麦克风有无关注?现在,在有的高档手机上也开始采用两颗麦克风来防噪音了,富迪的笔记本电脑拾音方案:一般用两颗间距2~5CM的数字咪头,加上他们自己研发的FM2010IC模块,就能实现抗噪、较远距离拾音的效果,富迪说他们的FM2010IC中具有SAM功能,配合阵列咪头拾音能达到抑制背景噪音的功能。

      现在有个问题:两颗咪头是分别进入各自的输入前端线路还是先连接(并联?串联?)到一起再进入前端线路?个人倾向:各进各的线路;那么像64颗阵列式咪头(听说曾经有这样的阵列),它们的接入又是怎样接的呢?如果各进各的,不是很庞大?究竟如何接入的,很想知道,希望高手关注本贴,回复本贴,先谢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zyx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8 积分:11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7 16:04:3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9 14:07:19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lovehe在2010-07-09 09:21:56的发言:

富迪的方案一定要2颗数字MIC的,数字MIC输出是分左右声道的,两个信号可以在一条线路上传输。

如果是模拟MIC,一定要分开传输的,不然后级电路无法处理,没法区分哪一个是左边的MIC,哪一个是右边的MIC。

 

2颗MIC这样的阵列配合好的算法已经可以实现较好的指向性了,至于64颗,个人认为可以实现超指向了。

问题:1、富迪方案好像是一颗单指向、一颗全向这样的组合(不太确定;也许是两颗均为全向),数字咪头也分

               单向、全向吗?如果分,指向性又如何测量呢?

         2、左右声道分别处理,就是说和物理位置达到指向性无关,是通过后级模块处理电信号达到方向性的?等于

             用软件编程抑制掉噪音信号,而不是在声音信号直接接受时就区分出方向性(阵列式麦克风特性是通过接受

             不同方向的声音信号所产生的灵敏度不一样来实现抗噪的。)

         3、阵列式咪头的应用,主要是在物理位置上实现最终输出的灵敏度曲线为心性或超心性。这样,涉及到阵列中

             各个咪头的连接方法,单个咪头的选择(全向?单向?)怎样连接?怎样选择单体?

以上,继续讨论。谢谢关注。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zyx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8 积分:11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7 16:04:3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13 10:17:0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wdele在2010-07-13 07:18:51的发言:

早期的阵列麦克风是采用模拟电路的“加法器”来实现的,60、120粒咪都可以。本人在25年前曾经在浙江铁路局见到过从日本进口的120粒咪汇集而成的麦克风阵列,超远距离接受火车进站的鸣笛信号。

  数字电路出现,使得阵列麦克风调整适配更容易,用途也更多,例如实现指向性、消噪、等。

仅供参考,谢谢!

谢谢wdele老师的关注,我在消音室用两颗全向咪头,距离:5CM,并联、串联两种方式测量0度、90度、180度三个方向发现:1、并联后,整个频段内(100Hz~10KHz)灵敏度较单体咪头提高(大约2~3dB),曲线为不规则双指向

            2、串联后,整个频段内(100Hz~10KHz)灵敏度较单体咪头降低(大约1~2dB),曲线为不规则双指向

这么说来,模拟加法器应该采用“并联”连接,再利用具体排列调整需要的指向性。不知想的对否?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zyx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8 积分:11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7 16:04:3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13 10:18:12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lovehe在2010-07-12 12:12:48的发言:
附件

看不到附件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