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各类扬声器设计室 → 如何改善分割峰


  共有462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如何改善分割峰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8 13:08:08 [显示全部帖子]

振膜惹的祸。

 

换了就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9 9:35:47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kadeton在2010-12-08 14:19:06的发言:

振膜不能换,换了就是一款新喇叭!只是要改善那个分割峰。

 

不能换就是难看的曲线的旧喇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0 8:57:11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的问题是个大问题;

 

同时也是个大难题;

 

但是这个逻辑有个问题,

 

应该改成如果鼓纸没有做好,更换工程师也没用,哪怕只是糊喇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3 12:33:54 [显示全部帖子]

理想很完美,现实很骨感;

 

 

还表说,现在好多客户都还没有消声室。

 

四方有比较过消声室跟非消声室测试的数据不?

按您的逻辑,那就是做不起消声室,也就不要做spk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7 23:50:2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jma在2010-12-15 14:57:43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寸半仿真2.2khz左右峰谷改善.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仿真了一款与楼主类似的产品,改变R边的形状以及和胴体贴合的面积后,频响的曲线的对比如上

这句话里面有一个亮点:就是我看不出来是改R的形状起的效果,还是改贴合面起的效果还是都起了效果还是其中一个的效果被另外一个的效果给抵消了的效果?

 

很容易把人搞蒙掉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7 23:53:1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Tannoyman在2010-12-15 12:57:11的发言:

看看振动模态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ian.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图看出来还是cone的edg边缘强度不够或者说,贴合部位开始计算,往折环部分的重量太大了,导致力传递的失衡。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8 0:03:22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JoyGao在2010-12-17 10:02:08的发言:

你们说的方法,都不直接,很含糊。

 

先给你们看个实际的例子吧,

 

和你们说的方法都不一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命名.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小声的问一下,哪条曲线是改善过后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听风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29 积分:19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9 9: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8 23:02:43 [显示全部帖子]

貌似红色的曲线很纠结啊。个人保留意见。

 

如果改cone,改edg,不直接?那改啥?如果因为麻烦就不改之,逃避之,貌似不是做技术的应该做的事情。效果不明显要看楼主实际的改善效果了。

 

改cone,并非需要重开模;现在公模这么多,怎么都能找到差不多的模具;就算没有公模,改cone还不一定是需要改模具的,改改切边大小,改改补强方式,改改编织的纱数,改改碳纤维的附胶方式,改改附胶的胶水固化方式,很多时候,很牛X的RD牛叉就牛叉在他能做出来客户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不一定说的出来原因。

 

不知道开多少副模具?不开过模具怎么知道不行?如果用公模的飘过。

 

最后一个疑问可以参考前面那个疑问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

 

懒得一一提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