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老大哥提的问题很深,解决的话需要很深的理论知识,恐怕只有博士才能完成了.
板的振动确实很复杂,我想你想问的是给板一个激励振动信号,板能发出多大的声音对吧.
这取决于板的振动模态,板的振动模态又受到板厚,板的面积,板的材质特性,边界固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振动模态知道以后,可以通过板的振动速度乘以与空气藕合的声阻抗从而算出最后辐射到空气中的声波.
这个计算几乎是人手不可能完成的,光是解微分方程组的困难就足以令博士生却步. 现代多用有限元去分析,
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去或得一种近似解.
实际上你只是想减轻板的振动,依靠常识就能轻易解决,比如板材如果薄的话肯定受振后发出很难听的噪音,
板如果厚实一些的话自振肯定就小甚至不怎么发出噪音,那么音箱的板做厚一点就行了,改变板的材质,
依靠经验试验几次就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些问题的研究是死局,就是无解,比如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做音箱时
想用刨花板的材料做出中密度板材音箱的效果,让工程师帮他设计,你说怎么解决? 这种设想本身就很荒谬的.
实际上客观世界里绝大多数物理现象都不能获得精确的数学描述,人们依靠经验和感觉也能做得很好,这是一种
省力又讨好的做法.
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间,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又在纸上画了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
尺寸,列了许多道算式,算来算去还未有个结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
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于是照法很快就算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