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行业动态室 → [原创]温 总 理2011年10月13日视察国光


  共有1193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温 总 理2011年10月13日视察国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5 21:52:31 [显示全部帖子]

大头头下来视察, 去哪家企业是由下面的人安排的, 温 家 宝肯定原来没怎么听说过国光, 他要来广东考察, 行程一般是广东地界的人安排的. 广东附近的干部有什么门道,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不过前不久听说花都区委书记被双 规了, 那可是资深的花都的领导, 听说在位十多年了. 不过说到国光呢, 从一家老牌的国营企业, 到近年转为民营上市公司, 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 现在领导视察, 马上感激涕零, 要求上面给政策给优惠给特殊优待, 你说这和旧时的计划经济有什么区别啊? 上面点将点到你了, 你就得到重视, 所以人家会有一种感觉, 国光是靠温 家 宝上位的,不是靠自己的真实水平.  我看国光后继乏力啊, 过去的五年虽然有增长,但是越来越缓慢, 特别地, 这只不过是一家OEM音响公司, 你说他能怎么搞? 撑到顶了, 也就是富 士 康, 但是国光能玩成富 士 康那样的规模吗? 所以国光要发展,首先要摆脱OEM的帽子, 但是问题又来了, 呵呵, 你不OEM了, 你赚什么? 出口创什么汇? 两难选择啊, 所以没办法还得OEM, 既然OEM就摆脱不了OEM的弊病, 所以说国光没前途.

 

现在国光同中山大学合作, 搞了个中山大学国光研究院, 你说这种名堂算是什么东西呢? 这个研究院究竟算是中山大学的还是算国光的? 中山大学冠名在前, 似乎这是中山大学的研究院, 那就好笑了, 以后有人报考研究生, 考到国光公司里去了, 国光可以给人发学位了, 弄不好以后还可以搞个博士点,博士后什么的. 对不对? 既然是研究院肯定就得带研究生啊.不能培养研究生的研究院算什么研究院? 从两者的合作来看, 国光本身没有什么技术(注: 这里的"技术"指没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 而中山大学呢, 有没有技术不好说, 但人家是名牌大学,认为它是有技术的, 这样一来,有技术的同技术的合作, 搞个研究院, 研究什么? 如果说研究院是国光的, 国光是高科技公司吗? 你说华为通讯搞个研究院, 还有点样子, 华为算高科技, 国光算什么? 所以既然不是高科技企业, 硬是走高科技公司的套路, 最多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很虚的东西. 但是同中山大学合作至少也是选对了, 如果国光同南京大学合作,问题就更多了, 类似的有AAC同南大合作搞个声学研究院, 那么南大本来已经有个声学所了, 再搞个声学研究院算什么? 都是乱弹琴的. 当然现在的名牌的大学, 也没有什么自尊, 自己不好好研究,非要和一些三教九流的企业混在一起, 一起搞什么研究院, 最后损坏的还是自己的名声.

 

国光唯一的优势就是,它是做大喇叭的, 研究的算是正宗的电声, 这比起搞微型喇叭的电声企业如AAC来说, 是占了很多便宜的. 但可惜发展也是乏力, 夕阳渐下, 前景我很不看好. 虽然温 家 宝来访问能够给打一剂强心针, 但是那又有什么大作用? 最多给他减减税, 再多给点贷款(那也是国家的钱,现在骗到了花得爽,花完了最后还是要自食其果), 温 家 宝能给美 国施加压力强迫美 国加大订单吗, 所以一切都是自擂自唱罢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8 4:42:11 [显示全部帖子]

现在看来, 只有我出任国光总经理才能救国光. 前面分析过了, 国光作为一家音响代工大厂, 做得再大也

做不过富士康. 想做品牌企业, 广东附近有TCL挡路呢, 人家TCL无论牌子还是实力都远远比国光强, 如果国光做成一流企业了, TCL有什么理由不先成为一流企业? 北方那边, 海信海尔两兄弟虎视眈眈,  这些家电企业品种全, 产品线广, 想涉足音响分一杯是轻而易举的事. 音响圈子内, 北方的歌尔都快赶上国光了, 但要知道歌尔比国光年轻得多, 看看别人的发展速度, 国光可以比吗? 

 

所以,像国光这样发展,已经很慢了, 这几年只是借助了周围区域的优势,比如修机场什么的暂时立足而已. 一流企业要从战略角度看问题, 处在一个圈子内, 不能不受到周围企业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一流企业不是一家的事, 而是整个产业圈的事.不能摆脱这个怪圈,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别人压制, 看别人的眼色, 就像上边说的, 你要先得TCL, 海信海尔他们成为一流企业了,你才有成功的可能. 要救国光, 只有三种可行的方法:

 

一是改革现行股份制, 将股份分给全体员工, 实行全员持股

二是由我出任总经理, 让我当国光副总和技术总监都不行的, 这些职位只能管管技术, 根本没有实权,无法从根本上治理一家企业.

三是另有其他有才能的人出任国光总经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