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VIP会员区专家论坛室朝闻集 → 一本关于扬声器的巨作 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


  共有309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一本关于扬声器的巨作 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angyz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5 积分:418 威望:10 精华:21 注册:2006-4-8 7:21:52
一本关于扬声器的巨作 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0 9:41:50 [显示全部帖子]

 

 一本关于扬声器的巨作

          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

                                  王以真

     有人曾问,怎么没有看到大部头的英文扬声器著作?不是没有,是大家没看到,更遗憾地是没有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本书就是《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扬声器和耳机手册)。由John  Borwick主编,由伦敦Butterworths出版公司于1988年出版。全书14章573页。此书同时在伦敦、波士顿、新加坡、悉尼、多伦多、惠灵顿发行。

我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看到这本书,在电子部三所资料室有这本书。马上复印过来。看到过这本书的国内电声专家,都认为有翻译的价值。我粗粗翻看一下,觉得很有特色,与山本武夫的《扬声器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意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出版。便与4380厂的副总工程师赵克勤商议,两人一拍即合,按章节分工,各自动手翻译。但是过了不久,赵克勤先生却英年早逝。使我陷入极度悲痛之中,赵先生是我在电声界来往密切、相知甚深的朋友之一。我后来写下《劝君更进一杯酒》一文表示我的悼念,翻译一事就此搁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ook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angyz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5 积分:418 威望:10 精华:21 注册:2006-4-8 7:21: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0 9:43:45 [显示全部帖子]

 

这本书由若干作者通力合作而成,先看一下章节。

1、         声辐射原理

由英国索尔福德(Salford)大学的R.D.Ford撰写。

2、         换能器结构

由Stanley Kelly撰写

3、         静电扬声器

由电声顾问Peter.J.Baxandall撰写

4、         多单元扬声器系统

由KEF公司的Laurie  Fincham撰写。

5、         扬声器和放大器界面

由Mattin Colloms撰写

6、         扬声器箱

由英国薩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的Desmond  Thackeray撰写。

7   室内声环境

     由悉尼大学Glyn  Adams撰写。

8、扩声和共公广播

     由Peter  Mapp撰写。

9、用于监听和电子乐器的扬声器系统

     由JBL公司的Mark.R.Gander撰写

10、扬声器测量

     由John  Borwick撰写

11、主观评价

     由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的Floyd  E.Toole撰写。

12、耳机

     由AKG公司的C.A.Poldy撰写

13、国际标准

   由J.M.Woodgate撰写。

14、名词术语

    由J.M.Woodgate撰写。

我们看到这本书的作者阵容是可观的、强大的、多面的。它函盖了五个国家(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作者群中有大公司(JBL、KEF、AKG),有几所大学。这种作者阵容在世界电声著作史上,不能说绝后,至少是空前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angyz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5 积分:418 威望:10 精华:21 注册:2006-4-8 7:21: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0 9:48:16 [显示全部帖子]

 

扬声器虽是一个小产品,其理论与技术也不过是“雕虫小技”,而本书之组织者、策划者,却举全球之精英、集四方之高手来写这本书。从效率讲这样做是麻烦的、费事的、耗时的,从写作成本是高昂的。可以想像要跨国联系这么多人,联系分工,统一写作风格与规范、交稿审稿,其间电话、邮件联络不断,必要时还可能会唔或会议,既费时又费钱,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你要出版一本高质量的好书,就要由行内高手撰写(有人会讲,写本书不过“东抄西抄”。这论说明他根本不懂写书,夏虫不可语冰。)

这本书由于是延请各方高手撰写,发挥各自所长,因此写得全、写得细、写得深。当然和有的书相比,工艺方面的内容相对少一些。

对于从事扬声器技术人员,在看扬声器类技术书籍时,总希望有新的、未知的内容出现。比如扬声器失真是一个老问题,折环、定心支片非线性是产生失真的原因之一,这也耳熟能详。但这本手册讲述了一个悬置系统的非线性方程式,向深化认识迈出一大步。

如果拿这本书的目录同山本武夫的《扬声器系统》相比,两本书的目录有不少相近和类似之处。但内容和风格却有相当的不同。

山本武夫对常用的锥形扬声器、球顶扬声器、号筒扬声器、音箱…等都讲的相当详细,不少地方并结合工艺予以说明。

而这本《扬声器与耳机手册》,对别的书中已详细讲述的锥形扬声器、球顶扬声器、号筒扬声器、音箱着墨示多,甚至只是点到为止。而对其他同类书籍,讲的比较简约,却并非不重要的内容,却详加讲述。

例如对于静电扬声器,山本武夫讲了简单一节。而这本《扬声与耳机手册》却讲了一章,共88页。详细讲述了静电扬声器的原理、分析论证了静电力及方程式、等效电路、振膜的稳定与平衡、低频最大受力、阻尼的作用、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静电扬声器的低频、指向特性的优化,近场和远场的指向性、弯曲带状辐射、对振幅的考虑、进一步的设计问题、有关弯曲的概念、地板和天花板的均衡…。这些具体的内容,对那些准备对静电扬声器有进一步了解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对那些准备设计、制造静电扬声器的人们,这本《扬声器与耳机手册》还提供了静电扬声器的实际设计,并以英国静电扬声器Quad(国都)Marke及Quad  ESL63为例予以说明。

还有像对耳机,一般的电声类书介绍得很简单。这本《扬声器与耳机手册》对耳机介绍很详细,有一章共78页讲耳机。作者是奥地利AKG公司的技术人员,AKG公司生产耳机和传声器的全球著名公司,讲起耳机来如数家珍一般。别的先不用说,仅此章附录参考文献,即达178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生产微型耳机与AKG公司有过一段接触,与AKG一位技术负责人,在北京谈判了几天。深知AKG公司是一个有技术实力的公司。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angyz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5 积分:418 威望:10 精华:21 注册:2006-4-8 7:21: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0 9:49:37 [显示全部帖子]

 

书中介绍了一种平膜式耳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pk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4380厂也自主设计出这种平膜耳机。4380厂的赵克勤将平膜的实物及图纸拿来给我提意见,我看到以后,受到启发,我对赵说,这种振膜可以用来做一种高频扬声器,咱们可以合作一起搞。赵克勤欣然表示同意。但是赵克勤匆匆离去,这件事也放在一边,我们与两次机遇攃肩而过。

 

最后我想,如果有需要就有可能、有机会将此书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