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声学楼活动区年会交流室2012年年会(七周年年会) → 声学楼七周年年会直播与回顾


  共有3455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声学楼七周年年会直播与回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isa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无名小卒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114 积分:263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1-12 0:48: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4:53:52 [显示全部帖子]

看XJ的简要,张亚东先生的《膜片等效电路的建立》这篇报告看似是Carl Poldy在1983年于AES发表的“Electrial Analogs for Membranes with Application to Earphones”内容上的扩展。如果没什么新意,那国内的技术研究实在是太落后了,还在啃人家30年前的东西,汗~~~~;但愿是我猜错了吧,等拿到论文仔细看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isa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无名小卒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114 积分:263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1-12 0:48: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5:08:03 [显示全部帖子]

可惜今天没去,不知道张先生报告的具体内容,只看XJ的简要说明,没有质疑的意思,只是希望有新意吧。
Carl Poldy在1983年提出的基于模态的膜片等效电路的建立,如以下截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5 15:10:06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isa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无名小卒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114 积分:263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1-12 0:48: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6 15:38:43 [显示全部帖子]

1) Poldy教授是基于前几阶振动模态将振膜划分为几个振动区域,在我贴的那个图下面也有提示“First there vibration modes of a membrance”;也在他老人家所写的《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之Chapter 14章中也提及了这个思路:”Only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modes, such as F1, F4, F8 (_3.6 _ F1), can inherently move air, and will normally be induced even in an ideal transducer, for both dynamic and electrostatic types. In all the other modes plus and minus cancel out.” (P618).

如下图:

 


2) 今天有幸看到张亚东先生等人的报告,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非常感谢他们无私的分享,希望后续能加深该理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研究。我大概理解:将振膜的振动分解为各个本征振型的叠加;分别计算各个振型的广义质量、顺性及阻尼,从而建立振膜的等效电路。


报告中提出了广义质量、阻尼、顺性,从振膜任意位置处的速度振幅V(w, r) 的公式(4, 从而得到了导纳型“图2 振膜的等效电路”;从该电路图看出,每一阶轴对称本征模式都被处理为广义的三个集总参数mrc(也即三个元件),振膜总的线速度为各阶本征模式下的线性叠加。高阶模态下(或说有节圆产生时),可以使用广义质量、阻尼、顺性来作为集总参数,从而解决振膜各个位置线速度的大小、方向非一致的问题。


PS:以上理解得不对的地方,还望作者加以指点,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6 15:50:38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