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讨论]和专业人士谈发烧


  共有3204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讨论]和专业人士谈发烧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8 15:39:32 [显示全部帖子]

人的听觉系统是一个非常灵敏却不够精确的传感系统,而且是极具个性化的,即便是采用非常严谨客观的研究方法,由主观评价得到的结论也往往带着倾向性。

 

我想问,你的报告和专利能够量化线材对音质的影响吗?如果不能,那至少你是无法说服我的;如果能,请告诉我你是如何控制其它所有变量的影响的,或者从理论上证明为何可以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这样的报告也只能是在自说自话。

 

好比Harman的人可以在AES上发一篇文章说他们的研究表明AKG和JBL在耳机上使用的的均衡处理是最好的,Sennheiser的人可以换个杂志同样这么做,因为无法量化,也就没人能证明对方的研究结论有问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8 19:44:49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08 16:25:59的发言:
很欢迎这位朋友提出疑问,也很高兴共同探讨。
我首先要说的是,帖子中所说线材对听觉影响问题,不是补偿概念,从您的回帖看出,还是站在补偿这种思路上面的。
不知道您是否研究过声阻塞问题,不少音响听觉上感到干涩,很大程度是一种声阻塞的不良因素带来的,稍后我将发一个专门的帖子说说声阻塞问题。消除阻塞不是做补偿,或者说,没有声阻塞的系统采取措施以后没有太大影响,而有声阻塞的系统采取措施以后,会有很大变化。这种情况如果是补偿就不同了,原本良好的系统加了补偿就过火了,反而不好了。关于线材对系统的影响,还没有充实的理论支持,但是从效果看,声阻塞明显的减轻了。
重要的是不要听什么被说服,而是亲身试一试,理论的事情可以共同探讨。
至于说CES年会上面那个外国朋友的报告,我没有看到,国内去过的人说,那位外国人是带着样品去的,现场做实验,不由你不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3-08 16:50:25编辑过]

 

我没有听说过“声阻塞”这个名词,如果这是个得到广泛承认的概念,请问其相应的英文名词是什么,是否有文献对此进行过相关的论述。

 

你的另一篇文章提到加在扬声器两端的电信号的正负两个半周期是不对称的,我没有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的扬声器中观察到过这个现象,你是否有实验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

 

另外关于你所谓的“功放追求低非线性失真令人啼笑皆非”这一观点,则完全就是毫无根据的,功放输出到扬声器的信号的谐波成分同样会被扬声器转换为声信号,二者是累积或叠加的,前者不会被后者替代,因此减少每一个环节的非线性失真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3-08 20:36:59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8 19:49:0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08 16:25:59的发言:
很欢迎这位朋友提出疑问,也很高兴共同探讨。
我首先要说的是,帖子中所说线材对听觉影响问题,不是补偿概念,从您的回帖看出,还是站在补偿这种思路上面的。
不知道您是否研究过声阻塞问题,不少音响听觉上感到干涩,很大程度是一种声阻塞的不良因素带来的,稍后我将发一个专门的帖子说说声阻塞问题。消除阻塞不是做补偿,或者说,没有声阻塞的系统采取措施以后没有太大影响,而有声阻塞的系统采取措施以后,会有很大变化。这种情况如果是补偿就不同了,原本良好的系统加了补偿就过火了,反而不好了。关于线材对系统的影响,还没有充实的理论支持,但是从效果看,声阻塞明显的减轻了。
重要的是不要听什么被说服,而是亲身试一试,理论的事情可以共同探讨。
至于说CES年会上面那个外国朋友的报告,我没有看到,国内去过的人说,那位外国人是带着样品去的,现场做实验,不由你不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3-08 16:50:25编辑过]

 

“至于说CES年会上面那个外国朋友的报告,我没有看到,国内去过的人说,那位外国人是带着样品去的,现场做实验,不由你不信。”

 

你自己都没有亲眼见过、亲耳听过,就这么有信心的肯定,我为什么要信。

另外CES还是AES,麻烦你搞搞清楚,这两个差别大了去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8 22:17:0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08 21:54:39的发言:
抱歉,是AES,笔误(这个帖子没有写错)。
请问您在北京吗,打嘴仗没有意义,如果在北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不知道您是不是喜欢唱歌,经常去歌厅吗,唱歌累的问题发现过没有,我带东西去,立马可以体验到。若不在北京,今年的展会来不来,我们一切用事实说话。如果我说的声阻塞不存在,那您解释一下为什么KTV音箱的低音加入分频器就变得唱歌累了,难道这个已经延续三十年的现象也不存在的吗?这可是国内外都采用的事实,想否定整个行业吗?这个问题国外可是有研究报告的。
说句不好听的别不高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在牛顿之前没有理论依据,因为没有理论依据就不存在了吗,是不是牛顿之前的若干世纪苹果不会掉下来过,只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才开始往下掉。任何理论都是滞后于实践的,这不是常识吗?重要的是这些现象能不能认可,然后才是理论分析。您没有见过的东西怎么能说不存在,这不是典型的唯心论吗?
我敢说,我所说的都是亲身经历的,至于AES是参会人转达给我的,我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我这里就有类似的东西,而且经过了大量实验,不一定比国外的差,并且在多项工程中投入使用。
顺带说一句,据说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有销售,你也可以到市场上找一找,自己实验一下就明白了。北京的市场能找到,要不要我告诉您到哪里去找。
若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您都不能接受,我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难道这个已经延续三十年的现象也不存在的吗?这可是国内外都采用的事实,想否定整个行业吗?这个问题国外可是有研究报告的”

 

“若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您都不能接受,我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打嘴仗当然没有意义,所以我们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实验现象说话,用peer-reviewed的文章说话,您一再强调的“事实”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从头到尾有说过“声阻塞”这个概念不存在么?我说我没听过,如果确实有是我孤陋寡闻了,所以我请您推荐我一两篇论述“声阻塞”的期刊/会议论文,这要求很过分?您说的研究报告标题是什么,发表在什么地方,所属机构是哪里?如果您手上有,可否借来一阅?

 

 

“我敢说,我所说的都是亲身经历的,至于AES是参会人转达给我的,我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我这里就有类似的东西,而且经过了大量实验,不一定比国外的差,并且在多项工程中投入使用。

顺带说一句,据说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有销售,你也可以到市场上找一找,自己实验一下就明白了。北京的市场能找到,要不要我告诉您到哪里去找。”
 
您让我自己实验一下,那好,请问您说的实验是怎么设置的?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8 23:15:39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08 22:39:08的发言:
关于数据,我不想说太多,我的续篇中有论述,主观评价是艺术鉴赏,就如同一幅画,画家没有数学模型就说这幅画不存在了吗。音响是让人听的,听觉好坏才是最重要的,而测试是客观评价,要数据是必要的。我从始至终都在说听觉感受问题,没有说技术参数问题吧。不过我相信,终有一天会从实际存在上升为技术标准的,到那时也会有相应的测试方法出台。
我这帖子的核心是讲发烧友的实践精神,没有讲他们的测试精神,这也正是我们看问题的区别所在。也同样是国内外产品的区别所在。谁都知道,国外的音响设备听觉优于国内(大多数情况),却没有听说测试指标有多么大的差距。这一点就不展开说了。抱着测试至上的的态度,很难想象音响水平能搞上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3-08 22:43:23编辑过]

 

“抱着测试至上的的态度,很难想象音响水平能搞上去。”

 

测试当然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都不能定量的衡量、分析、建立理论,那又拿什么来指导实践?一对金耳朵+歪打正着的好运气?

 

呵呵,艺术鉴赏也是有方式方法的,主观评价也是要讲样本讲双盲的,看来还是玄学最适合用来解释发烧友的世界。

 

我觉得我也应该配合您写几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经纬度、温湿度、近远日月点、洋流、季风、PM2.5等与音质的关系”这类问题的一点点心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会成为音响/电声领域的前沿与热点研究方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9 11:05:42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主大师,综合您在本论坛的各个回帖来看,也许您是一个有着一副好耳朵且水平不错的电工和音响师傅,也许还干过不少大活儿,而且不用谦虚,您肯定算是发烧友中的一员,但是对不起,声学这东西您确实是不太懂,建议好好补补基础知识,好自为之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neLiu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160 积分:10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28 12:18: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0 10:54:24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10 10:35:08的发言:
一个以线材著称的品牌要做耳机,好端端的线不用,非要用非常规的线——以线材著称的品牌当然不能用普通线。接上耳机,发现声音真的不同。我就不信邪,不相信线材对声音影响这么大,比喇叭还大。一测电阻,好嘛!人家普通线阻抗小于1欧姆,它那条线阻抗大好几倍,当然声音不同了!是好是坏?用这样的东西去给消费者、发烧友做演示,一定有人顶礼膜拜!沿着这条路,继续发展,就可以搞出很高深的理论出来让发烧友相信它的线才是好东西!这个故事绝对真实!
你说的这段话感兴趣,改变电阻的事情我在二多年前做过,回想是小儿科了。不过这个品牌真的就是通过电阻的改变影响听觉吗?很多事情一般人只是看到表面现象。我不是肯定这个品牌,只是不想轻易否定,因为不了解情况,说肯定和说否定都没有根据。
有些线材确实在改变听觉的同时,改变了电阻,这个电阻也许是“副产品”,不是内在原因。有人向我介绍过碳纤维线,能改变听觉,但是电阻也变了。
我说的材料,测不到电阻。常规的仪表都测不到,可以认为是零,与你说的情况对不上。
我要是你,就应该问问这个品牌的技术,有疑问不去问,轻易下断言否定,估计这个品牌会不服的。

 

"我说的材料,测不到电阻。常规的仪表都测不到,可以认为是零,与你说的情况对不上。"

 

大师,您说的什么神仙材料,测不到电阻?在绝对零度下么?这个我还真不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