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行业动态室 → [转帖]年轻工程师怎样修炼成为高手


  共有215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年轻工程师怎样修炼成为高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转帖]年轻工程师怎样修炼成为高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28 8:53:42 [显示全部帖子]

转帖 按语:这是几年前从网上下来的文章,已找不到原来的链接了,请大家原谅.

年轻工程师怎样修炼成为高手

zhufang_gj 发表于 5/5/2003 8:38:00 AM 技术交流

本人做过技术开发工作多年,从焊电路板的小工程师逐渐做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现在做到总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有亲身的感受,作为研发主管,对工程师的性格、心理和知识结构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现在把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补充完善。

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作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好奇心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胚子!

做事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马虎,否则问题多多,后患无穷。甚至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改,难呐,本性难移!趁早找个理由炒他鱿鱼!

模拟、数字,高频、低频,软件、硬件,模具、结构,甚至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撰写产品使用手册、工艺指导书等等也可看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企业中的工程师不是研究学问,也没指望成为科学家,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梁,只能做配角。没有全面的知识,要上升到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层面是不可能的。企业中的工程师必须时刻关注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等许多方面,一点不慎后续问题就冒出来了。你的设计再好,工艺性差,车间生产装配调试困难,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或者配套厂家工艺水平达不到又有什么用?或者器件采购困难,经常影响按期交货也同样对企业不利。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是赚钱的工具,自己才能的张扬要服从这一大前提。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学历高,某方面技术精深,但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行销模式、市场调查、用户心理是“二把刀”的人,不要自恃一点DSP皮毛就以为可以天下无敌,谦虚地深入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才有大为!

思路开阔,能从市场、用户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唯技术至上的人,思路狭隘,即使聪明过人,只能扮演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小角色。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多少多少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后落满灰尘。企业的工程师,务必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开发思路,你的工作仅仅是开发出低成本的、工艺性好的、品质稳定的,最关键是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凭想象发挥,自以为是,要知道,用户永远是对的,你不能让他们服从你的思路,你每天窝在实验室,对市场又了解多少?,对消费心理又知道多少,别自以为聪明,道听途说几句话就轻易下结论!

现实、灵活的开发思路是高手的重要特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国家拨款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市场化的研发策略是高手必备的素质!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绝大多数产品人家早已经普及,不妨照搬其中的功能模块,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搞开发才是高明的做法。再者别人的产品经过现场用户的使用,许多隐患已经消除,水平再高的人做的新产品也会从用户哪里反馈回来一些缺陷,直接模仿别人的产品,即可消除许多缺陷点。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绝对是上策。当然,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要注意,仔细看看相关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体会一下总还是有办法的!

这里要一再强调,我所指的是“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特别对毕业2-4年的年轻工程师提个醒,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要以为做过2-3个项目就飘飘然,人家也是那样过来的!其实还差得远!等到了二十七、八岁,你会逐渐明白的。学海无涯,除过极个别特殊天才人物,大家都是普通人,互有长短,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总那么浮躁,狂妄,藐视他人,将导致团队合作困难,同事关系紧张,项目的进展必然不顺利,从而延长成为高手的时间,单纯从技术来看,不过在某个狭小领域有小小心得而已,距离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高手还有八年抗战的历程。一般来讲,毕业5-6年,技术初步达到全面成熟(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二十年也成熟不了,现在几十岁来应聘的人也不少,水平还是马马乎乎),再逐渐吸收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等其他企业里所涉及的方面的技能,30岁左右基本圆满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时刻要有谦和的心态,是在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必须条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28 14:07:03 [显示全部帖子]

OHYE说的对.

我刚到深圳的那会儿,看到这儿的年轻的开发人员的干劲,很是佩服,说没日没夜的赶任务是不算夸张的.

但是一个同样让我吃惊的是随便放置工具和烙铁等的工作习惯.我称它为游击队作风.看来不大好改.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人吃不了一点点批评.而有的年轻人则比较好讲话,批他说他,他态度很好,这样他得到帮助的机会多,人就练出来了.当然师傅也不能是碎嘴,一天唠叨的还是少数.

其实,我在年轻时,有的老师傅从关心出发,批评是真正的关心.看你不是那个坯子,人家笑笑,就什么也不讲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28 14:09:51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29 20:47:31 [显示全部帖子]

我在年青时在工作中遇到一个设计模具的老师傅,

他是中学文化,自学成才的高手.

他曾对我说过搞技术的人得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

后来,我是经常在回想这句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6 20:53:5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诸位对这个帖子的关心.

我还要讲一个老师傅,他有句话是对我的另一种难忘的鼓励.

在文革前期的某天,他特意要请我吃个晚饭,席间他笑着跟我说:

"人生哪,有可能遇到许多事啊,高兴的时侯莫乐极生悲,碰到不利或不顺心时也不要伤悲过度啊,........."

其实,他经济上不是宽余的,那顿晚饭的关照是他认为必须的.

也许要托许多老师傅对我的另眼相看吧,我一个从南到北方闯事业的小伙子平安地过了那个动荡的岁月.

我在当了个小官后,在他回家之前专门到他的宿舍去看了他一趟,那个时候不象现在,能买到这个和那个,有些酒和糖就不错了.他这次走是退休回老家.不幸的是回家后没几年就心脏病发作而故了.他的负担一直是重的,厂子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好人.

很奇怪,每当我回忆到这个张师傅的时侯,想不到愁苦,我看到的是一个穿着工作服,一手扶着工件,另一只手在挥动着一把木锤,当我看他时,他朝我一个微笑,眼睛眯着,挥一下锤子.他是装配线上唯一的一位七级工,按现在的标准是在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样的级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4-07 08:15:55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MIC自动化组装线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1 9:04:53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大家对这个帖子的关心.

另外,真诚地希望多一些讨论,那怕是只言片语.

我个人感到北方厂和南方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不同风格,

台资和国资以及合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风格差异更大,

根据具体条件,互相学习长项,就是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4 8:10:41 [显示全部帖子]

今早看到中央TV10的节目,是一个专家在介绍情商,

说一个人的智商对他(她)的成功的贡献占20%,而情商的贡献占80%.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4 8:20:13 [显示全部帖子]

我回忆当年的许多老同事,对照他们的现状,可以这样说:

大多数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当年努力的,那怕是有些曲折地跟着走过来的同事比较顺利地度过了经济转型期,很多人仍然是行业需要的人.

总的来说,按我同事们的情况,还是映照出一句老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4-14 08:21:38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谁有做玻璃钢厂家吗?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14 8:30:46 [显示全部帖子]

年轻时,看到一个同事,他对他的业务笔记是非常地认真,我自愧不如.如果我能坚持他那样的记录方式,那样的积累该多有意思.我也记,但是远没他那样认真和仔细.他对实验和测试向来重视.

有一位南大的声学教授根据他的例子说,只要有好的电子基础和好的数学基础,电声就不是难题了.

他现在仍在工作,名气虽未到达广东,但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高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4-14 08:35:59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6-15 14:05:29 [显示全部帖子]

UP!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16 13:38:17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07-16 09:39:44的发言:

"不要指望你能搞出超英赶美的世界级产品,你现在的实验条件、项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信息交流等等和人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凭什么搞出世界级的东西?家电巨头投下数亿元开发手机,高手云集,十余年了,手机的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做过的电路、编写过的程序千万人做过,你只不过东拼西凑地组合出了一个东西而已,必须要清醒地、谦虚地认识到这一层面。"

这一点我觉得不太象个有斗志的人说的。只要方法正确,中国人肯定能赶上英美。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当然永远比别人慢一步,所以,要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值得探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8-12 4:29:4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陽光人生在2007-08-11 14:30:47的发言:

老兵兄;

我也來湊湊熱鬧..

學習學習.

欢迎!

也希望多发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