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中国音响没有重量级的品牌吗?为什么?


  共有988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音响没有重量级的品牌吗?为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中国音响没有重量级的品牌吗?为什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0:45:35 [只看该作者]

  杨维中先生以前说过:

......,但至始至终中国的音响没出现重量级的品牌。

我们没有柏林之声、没有卡达斯、没有范登豪、没有wadio、没有劲浪、没有BW―――没有这些领军行业的欧美品牌,也没有先锋、马兰士、天龙、安桥、雅马哈等工业化的日本品牌,我们唯一能够略感自慰、稍许骄傲的就是给人家的品牌做OEM,为人作嫁衣裳。为什么我们的发烧友这么看不起自己的东西,是缺少眼光,还是咱们的技术远远落后于人?

 

各位,是这样吗?

我们的品牌操作能力,早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状态,现在是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吹到天上的水平的了。如果没有重量级品牌,不应该是“操作水平”,可能是技术水平的吧?

我们的技术远远落后于人吗?

 

请指点,谢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1:09:33 [只看该作者]

设计水平!创意水平。

(我们抄袭水平是一流的,吹牛水平更是超一流!)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angzhihua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杨过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2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5-24 19:20:1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1:21:32 [只看该作者]

音响技术还是掌握在欧美人手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海之北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52 积分:274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8-2 5:35:1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2:12:30 [只看该作者]

较多的可能还是技术的层面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AM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90 积分:7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8-30 13: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3:41:23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中国的公司都是为了钱,看到国外新东西了就赶紧仿制,哪有心思自己研究,又怎么可能出品牌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ordanlin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215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3-24 10:27:4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 15:59:44 [只看该作者]

国2006年发起的自主创新计划给世界科技巨头敲响的警钟,超过了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的其他任何政策措施。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最近一篇报告甚至把这一计划称为“一份以空前规模盗窃技术的蓝图”。

自主创新计划的目标是让中国加快速度上升到科技阶梯的更高端。通过多种机制(比如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把尖端技术和研发实验室转移到中国),这个计划本来应该是有助于中国企业消化、吸收外企开发的自有技术并进行再度创新的。

人们对自主创新计划的几乎所有评估,都把它界定为一个有输有赢的设想──赢的是中国,输的是外国跨国公司。但我们的分析说明,自主创新政策对中国自身也起到了反作用。它并没有诱导科技巨头以更快速度把尖端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而是产生了刚好相反的作用。

今天中国大约有1,000家外资所有的研发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几乎全都是首先注重将国外形成的创新成果进行本地化改造,而不是针对全球市场开发尖端科技和产品。


科技企业高管急于利用中国人才的质量和规模。但考虑到这些自主创新措施,他们不相信在中国从事尖端研发是安全的。

跟印度比较一下就很能说明问题。印度没有类似于自主创新的规则。另外,政府也满足于在允许企业设立研发设施的同时,没有任何规定要求它们与本地合作伙伴等分享技术。

这些政策差异似乎对企业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想想,2006年到2010年从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获得专利最多的10家美国科技巨头分别是:IBM、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惠普(Hewlett-Packard)、美光(Micron)、通用电气(GE)、思科(Cisco)、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博通(Broadcom)和霍尼韦尔(Honeywell)。

这些公司中有一半似乎并没有在中国进行任何重要的研发工作。2006年至2010年,其中五家的中国子公司均未被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专利。相比之下,这1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在印度开发出来的创新技术或产品未获得专利。

对这些公司来说,印度还证明有更加“肥沃的土壤”。这10家科技巨头在印度的实验室共获得1,119项专利,比位于中国的实验室同期获得的886项专利要多。

在公司层面上,两国的差距则更为惊人。在这10家公司中,有七家的印度实验室比中国实验室获得了更多专利,在印度和中国的专利总数分别为978项和164项。只有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强劲表现才拉高了中国实验室的专利总数,这两家公司中国实验室共获得了722项专利,而在印度获得了141项专利。

微软和英特尔的例外很能说明问题。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微软和英特尔都在全球个人电脑行业的技术平台上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由于应用软件要在这些平台上运行,微软和英特尔不必太担心竞争对手剽窃其技术。尽管潜在客户的软件盗版行为令人担忧,却基本上是一种短期挑战。简而言之,微软和英特尔把中国变成其全球研发中心,恰恰是因为这两家公司不必太担心自主创新带来的不利后果。

鉴于中国对印度看似有三个主要优势,两国研发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惊人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印度的三倍以上,中国的市场比印度的大得多。此外,中国在研发上的投资比印度高三倍,中国的博士生也比印度多得多。

然而,中国政府却成了绊脚石,因为政府从错误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本应该为这些公司创造一个培养世界一流创新者的友好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试图从外国公司取得技术。

当一家技术巨头在北京或班加罗尔这样的新地点设立研发实验室时,有95%以上的研究人员是从当地聘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研究人员离职,利用他们获得的经验知识成立新公司或加入其他公司(常常是当地公司)。这类人员“溢出”是推动硅谷这样的创新之地发展的关键,甚至比分享具体的技术重要得多。

如果中国想成为全球技术领头羊,它需要有敞开的大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需要不偏向中国公司──这些政策恰恰与北京目前实施的一些自主创新措施背道而驰。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冰冻德芙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声学部门的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75 积分:11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9-19 9:33:4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9 15:01:10 [只看该作者]

这是因为,在中国,知识产权的意识太薄弱,社会太浮躁,功利性太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0:13:07 [只看该作者]

 在经销商捧洋贬土,从而达到获取超高额洋货利润的大背景下,国产器材的任何一点偏好取向都会被无限夸大,比如温暖的叫混浊无解析力、推力好的叫冷硬,因此国产厂家战战兢兢避免被抓住把柄,到成就了均衡这一大特色。
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这话不错,但这个“更好”只是用心者本人的最高水平,并不代表是业界的某个水平。
我好用心的写字,写出我最高水平的字,但这仅仅是我的最高水平。当我把字拿出去跟人家一比,人家闭着一只眼随便写的都比我好。
这就是国产音响的现状。

音响做得不好,人家不买账就怒羞成怒,动辄什么洋啊狗啊的叫骂,这种境界永远也做不出好东西。摘选在http://www.jd-bbs.com/thread-3038444-2-1.html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0:36:24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举一个发生在番禺的实际的例子:
工厂方要求一个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
1.精通驱动器、PA喇叭单元,卡包喇叭单元,箱体设计,分频设计和调试;(备注卡包以bmb,宝迪奥,马兰士等一线品牌做参考;PA以力素,麦芽桑,EV等做参考要求效果至少持平,含室内室外线阵)
2.精通CAD、pro/E,lms、CLIO等国外国内行业的测试绘图软件;
3.精通调音台、前后级、麦克风(耳麦胸麦有线麦无线麦等),室外扩声系统工程安装、调试和扩声系统软件,体育场用线阵;
4.精通卡包音箱音响工程(含点歌机系统,布线,音箱,麦克风等)安装调试
5.精通相关器材搭配和应用和维护,兼顾各地工程场地的售后服务。。。
。。。 。。。
达到要求的待遇是:月薪三千RMB次月发,住房:工厂宿舍六人间或是四人间自选,伙食:员工大众餐,体现平等精神,假期:每月4天,其他法定假日依据劳动法要求。。。
。。。 。。。


试想结果会是。。。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9-21 10:40:3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子卿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魅生妖颜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76 积分:231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3-1 21:33:0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4:02:3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龙-翟在2011-09-21 10:36:24的发言:
另外举一个发生在番禺的实际的例子:
工厂方要求一个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
1.精通驱动器、PA喇叭单元,卡包喇叭单元,箱体设计,分频设计和调试;(备注卡包以bmb,宝迪奥,马兰士等一线品牌做参考;PA以力素,麦芽桑,EV等做参考要求效果至少持平,含室内室外线阵)
2.精通CAD、pro/E,lms、CLIO等国外国内行业的测试绘图软件;
3.精通调音台、前后级、麦克风(耳麦胸麦有线麦无线麦等),室外扩声系统工程安装、调试和扩声系统软件,体育场用线阵;
4.精通卡包音箱音响工程(含点歌机系统,布线,音箱,麦克风等)安装调试
5.精通相关器材搭配和应用和维护,兼顾各地工程场地的售后服务。。。
。。。 。。。
达到要求的待遇是:月薪三千RMB次月发,住房:工厂宿舍六人间或是四人间自选,伙食:员工大众餐,体现平等精神,假期:每月4天,其他法定假日依据劳动法要求。。。
。。。 。。。


试想结果会是。。。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9-21 10:40:33编辑过]

这不就是月薪三千的总工嘛...



谁等谁等了一万年,只是等来了一个错;谁对谁凝望一秒钟,转瞬带走了传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5:15:58 [只看该作者]

曾经和一朋友一起见到的,我看达不到要求,就没有去凑那热闹了。也算是亲身经历的真实事情
那个要求每一条都要求精通(不是原文,意思一样工厂特意强调一定要精通),估计目前国内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上边的都精通,国外的同行也一样
一般情况做好单元已经叫一个人头大了,别说音箱了,更别说音响系统周边了,更加不用提扩声系统工程了。。。那是一个人的工作吗,从一个喇叭单元的原始设计、采样、。。。到整个音响系统工程的全部工作,一个团队都会头大的,呵呵

那家H先生给出的待遇RMB依然坚挺,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5:30:37 [只看该作者]

1.出不起高的待遇,要求却高到不行
2.出得起高的待遇,现有人员和空降人员却做不到
3.。。。 。。。
4.。。。 。。。
.
.
.
要求面面俱到,结果面面不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各自对应实际情况用5W2H和石川图(鱼骨图)找原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5 11:42:1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龙-翟在2011-09-21 15:30:37的发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各自对应实际情况用5W2H和石川图(鱼骨图)找原因

龙哥,对管理也很熟悉嘛!

当然,说的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一些大的公司(“国产”的),待遇并不低,环境也很好,工作上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甚至比一些国外的公司的硬件还要好。

他们是主力了,但是产品还是没有成为重量级的品牌。为什么也会这样?

 

我看,个人的工资等只是一个方面,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你说是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1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5 14:23:38 [只看该作者]

班门弄斧而已,呵呵
这里喜欢用术语吗,所以找了个品质管理和生产管制的术语,那已经是10多年前熟悉的东西了,只是现在很不习惯用那些术语

至于待遇方面,付出和收获差距太离谱的话,基本是没人做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