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磁路系统的内外间隙应该多少是合理? 在没有任何附带条件下这么问也无可厚非. 扬声器的间隙要足够小,以获得足够强的磁流密度,但是太小间隙会增大音圈与华司内缘或T铁外缘相碰的可能性, 振动元件相撞的原因是由于音圈振动时的摆动(也叫横摇,指音圈上下运动时附带一种极轻微的左右晃动)引起的, 这种摆动是不可能避免的,尤其是在大振幅的时候. 迄今为止, 没有理论能预测音圈横摇的摆幅,连有限元分析都 办不到,因为影响其成因太多,更多的不是因为结构而是因为材料,装配甚至涂布胶水的不均匀性.ANSYS无能为力. 只能凭经验.
因此, 我个人设计了一个内外间隙设计公式.是以T铁芯柱的直径做设计依据, 根据常规经验线性拟合得到的,
设T铁芯柱内径为D(单位:mm), 我们感兴趣的是:
1.T铁芯柱之外缘到音圈内壁的距离---内间隙d1. 2.音圈最大外径到华司(上夹板)之内缘的距离-----外间隙d2. 对于铁氧体等外磁磁路. 一般取d1=d2, 对于铝镍钴等其他内磁磁路, 则d1:d2=4:6
则有公式: 内隙d1=(D/100)-[0。05+0。05 x(D-25)/10] (单位:mm),
举例:
T铁规格:25mm芯柱,则内间隙d1=0.2mm; 35mm芯柱, 内间隙d1=0.25mm; 75mm芯柱,d1=0.45mm
对小口径芯柱(35mm以下)d1可做+/-0.02mm调整, 对大口径,则依据实际情况 作+/-0.05mm调整.调整的原因在于,材料供应商偏差,零件公差偏大等等. 一般内间隙宜大不宜小,宜作正调整, 即25芯T铁内间隙可放到0.22mm而不是0.18mm.
最终要通过可靠性实验确认最后设计.如发现FLUX偏低SPL达不到只能重新设计了.
得出d1和d2数值后,只要算出音圈外径(音圈之数据根据喇叭的功率,所需阻抗等基本规格另行计算,这里不讨论) 也就知道了华司内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