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又重读了一位国学大师所讲的一个御膳房宫女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在很久以前,一户殷实的人家想聘一位厨师,多方寻觅都不满意,后来有人介绍了一位曾在御膳房工作过的宫女给他,他十分欣喜就将其聘来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她上不了红案,不得己只好问她:“你在御膳房干过红案吗?”她说:“没有,没有干过红案。”于是,就让她去了白案,不久又发现白案她也干不了。只好再问她:“你干白案也做不了,那你会做什么的。”她回答说:“我是干面点的”。于是就调整她去做面点。到了面点处,她还是不行。东家有些不耐烦了,就问她:”你红案不行,白案不行,面点也不行,那你在宫中究竟干什么呢!”她回答说“我是专做面点上的花的。”这个故事只是个笑话。应该说怪只怪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不充分,宫女虽是无能,却倒也是有问必答,有一说一的。由此又联想到了“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南郭先生明知自己不会吹竽,却因齐宣王喜欢听合奏,就“滥竽”充“数”。混在其中,并得到齐宣王很高的“厚赏”;而当齐闵王上台后,要听个人吹奏时,他就呆不去了。“混”不成了。 讲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几个月前一位管人事的朋友,给我看的一份X先生自荐书。这份自荐书中有这样的内容:“……X先生曾于XX年起到XX年X月在XX集团(注:国际知名集团)负责生产制造和品质。……对现有的生产和品质管理知识和手段极其精通,并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和改进了诸多新的生产和品质管理手段和方法,曾多次到XX集团海外工厂讲座、教学和培训。并在生产革新方面成果突出,成绩斐然。在日本、台湾知名企业享有很高的威望并取得较大的影响力,…………” 看到朋友给我看的自荐书,使我油然而生的是,这位自荐人却有御膳房宫女和南郭先生的影子,举几个例子来说: ① 在国际知名集团“负责生产制造和品质”,那么担任的是总经理?部长?还是课长?办事员呢?……这可不能含糊啊! ② 我不知道谁会自诩,在“对现存生产和品质管理知识和手段极其精通……“,|这也许有点“大言不惭”吧! ③ 日本,台湾的知名企业不少,谁能自认为自己“享有很高的威望并取得较大的影响力……”呢? …………仅举几点,不一而足。 讲到这里我也得到了启发,这里想讲几点: ① 对我们人事部门来说,引进人才,一定要调查核实,不能听到风,就是雨。一定要把好关。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② 对我们的干部的考核,一定要防止“南郭先生”重演,上届政府的一位副总理,曾经讲过一句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我们要考验干部,让每个人都有单独演奏、表现的机会,决不能让南郭先生混在其中。对干部必须“责”“权”“利”“罚”都分明,不能一出问题,就一推三二五,自己不担责而往下找原因! ③ 对一些“南郭先生”或有“南郭先生”毛病的人,这里想将当年毛主席选用的明朝江西吉水“老表”解缙的一副对联送给他,我们千万不要做: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最后,愿我们**人都能脚踏实地,不乱胡夸,做好每一件事。同舟共济,应对大环境对我们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