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随便谈谈一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扬声器相关仿真吧。希望通过行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好的产品。2016年马上就要到了,祝各位工作事业顺利,家庭幸福! 新的一年里新有新的发展。
1. 扬声器散热与改善
由于激励(电信号输入,通常是粉噪),以及边界条件过于复杂,很难抽象为简单的模型。准确的模拟需要考虑电场,磁场,热场,结构力学,流场等的耦合。音圈是主要热源,温度上升反过来又会造成音圈直阻上升,从而影响发热功率。磁路中的感应电流是次要热源,跟电信号激励的频率等又相关。音圈(热源)上下运动,振膜也跟着运动,空气也会参与强迫对流。
根据以上理论上可以构建出合适的物理模型,但是这么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是很难对实际产品进行求解的。还够不上精确的定量的工程实用价值。
Klippel构建了一个扬声器的热等效电路模型,但必须得有样机实测才能拟合出参数,对初期研发的作用不是那么大。
另外也有号称可以模拟扬声器散热的,基本上只是单独用热场,最多也就耦合电磁场进行近似计算。当然这个可以定性地指导散热改善的方向。
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2. 倒相管噪声与形状优化
气动噪声的精确模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理论算法目前也还远远算不上完备。有单用流场来计算的,个人觉得不是那么合理。噪声不仅仅来自于湍流,气压/流速和声压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关于倒相管噪声与形状优化这个问题,不同公司都有结合经验和一些理论的探索。常规都是圆口,出入口呈流线型圆滑过渡。也有认为长方形扁口会更好。还有些直接把倒相管做成一个很夸张的弧形。还有些公司把倒相管内壁布满坑坑洼洼的小孔,据说可以减少涡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令大部分人信服的可通用的设计方案。
3. 欢迎各位补充。
我爱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