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式可以看出喇叭的Fh和震动质量,鼓纸的半顶角杨氏模量及材料密度有关,我觉得这个公式有点太笼统,计算Fh应该还要考虑鼓纸的边,BL值等。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我手头资料少没有找到其他计算Fh的公式。按照以上公式我套用了几个数据请大家帮我看看结果对不对?
E=5.5 h=2.5 半顶角=25度 M1=18g M2=50g
我算的SN=83.95 Fh= 2.52 (这个2.52也不知道是Khz还是什么单位) 请各位高手给点意见谢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8-01 10:45:42编辑过]
《扬声器设计与制作(俞锦元)》 P.16
注意計算單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h.p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7-30 07:47:19编辑过]
不好意思我的公式在复制的时候出了问题,NISA公式是对的,请问NISA能套用我上面的数据算一算结果?另外BL和Fh也有很大的关系吧?这个公式是怎样的呀?
E=5.5Pa?你可真逗, 应该是5.5E+9Pa吧;半顶角=25度,计算三角函数要转化成弧度。
振动板重量 |
Mc (kg) |
0.018 |
VC重量 |
Mv (kg) |
0.05 |
杨氏模量 |
E (pa) |
5.50E+09 |
胴体厚度 |
t (m) |
0.0025 |
胴体顶角 |
θ(弧度) |
0.44 |
|
|
|
高频截止频率 |
fh (Hz) |
12676.0 |
在集总参数理论模型下,一般认为BL只对振动的幅度大小影响。
在非集总情况,那可复杂了,我暂时还没看到一个可应用的现成公式。
以下是引用nisa在2016-07-30 19:06:27的发言:
E=5.5Pa?你可真逗, 应该是5.5E+9Pa吧;半顶角=25度,计算三角函数要转化成弧度。
振动板重量 |
Mc (kg) |
0.018 |
VC重量 |
Mv (kg) |
0.05 |
杨氏模量 |
E (pa) |
5.50E+09 |
胴体厚度 |
t (m) |
0.0025 |
胴体顶角 |
θ(弧度) |
0.44 |
|
|
|
高频截止频率 |
fh (Hz) |
12676.0 |
在集总参数理论模型下,一般认为BL只对振动的幅度大小影响。
在非集总情况,那可复杂了,我暂时还没看到一个可应用的现成公式。
Fh峰值 有的做的很高很明显,有的几乎看不到,这个有研究吗?@nisa
非常感谢nisa ,给我很大的帮助,各种单位我都看到了谢谢,想学点东西真不容易,你要在我附近我要请你吃饭了。我也不是逗,主要是我物理和数学差,想套入实际的公式和你算的结果比对,算的一致说明我这个公式才是真正的吃透了。我算的结果和你的还是不一样,你看问题出在哪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h.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8-01 11:04:02编辑过]
1) pi*E*T = 3.14*5.5*10^9*0.0025 = 43175000
2) E= 5.5*10^9, 怎麼就成了6E+0.9 ?這兩個數差十萬八千里。
3) 半頂角=25度,轉成弧度=25*3.14/180 =0.44;
cos(0.44)=0.9047, sin(0.44)=0.42594,
所以 cos(0.44)*cos(0.44)/sin(0.44) = 1.9218
你的sin(0.44)=0.00767估計是用win7系統自帶計算器計算出來的吧,
這是不對的,你可以注意你按下"sin"時,計算函數變成了sind(0.4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8-02 15:21:49编辑过]
难得,此类话题应该再多一点。不论对错,踊跃发表,没有争吵哪来的进步。
NISA您角度算的不对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h.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8-02 14:14:2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lingling在2016-08-02 14:13:27的发言:
NISA您角度算的不对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h.gif
頂角打錯了,是25度;轉成弧度=25*3.14/180 =0.44 ; cos(0.44)=0.9047是對的。
另外,根據公式,頂角應該是25+90 = 115度。如下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微信截图_20160802153212.png

不错的讨论,难得是认真!
刚工作时也尝试计算过此类问题,开始时总是对不上,原因在于:
1.半顶角的理解
2.杨氏模量的大小
3.胶水特性的影响(阻尼和杨氏模量)
4.阻尼的影响,导致频响峰的高低(有无)
5.单位的统一
6.其它因素影响:音圈线材和骨架材料等
以上公式应该只适合直线型锥体,抛物线型和反抛物线型我觉的公式要稍改一下是吗nisa老师?您来说说!
?
以下是引用lingling在2016-08-08 22:38:45的发言:
以上公式应该只适合直线型锥体,抛物线型和反抛物线型我觉的公式要稍改一下是吗nisa老师?您来说说!
?
公式應該也是差不多,頂多呢,抛物线型和反抛物线型的形狀得在公式里加個修正因子。具體我也沒深究。
其實,我覺得花費時間糾結于“計算精度”有點得不償失;畢竟,如奚工提及的那些影響參數,想要非常準確地測量,在目前的測試設備和方法下,還是有些困難。
所以,對這類經驗公式,主要是看公式與哪些參數有關,並理解裡頭參數的意義,給自己提供改善的方向。做到這部應用就差不多了。
你好,上图中红色圈圈表示顶角133°?
那么书上讲的半定角是是133-90=43°吗 ,请指教?
@Nisa sama
你好,图中红色圈圈表示顶角133°?
那么书上讲的半定角

是133-90=43°吗 ,请指教? 还有到底公式中要用43°去计算呢还是133°去计算呢?
我看两个截图一个说是定角,一个说是半定角? 有些疑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8-15 19:00:3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zhuazhai在2016-08-15 18:54:27的发言:
你好,上图中红色圈圈表示顶角133°?
那么书上讲的半定角是是133-90=43°吗 ,请指教?
书上给的那个公式中,θ是指133°,《扬声器设计与制作(俞锦元)》 P.16 这一页讲得很清楚了,
还给实例计算,通过看实例,你就知道每个参数的具体意思和计算单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