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spilit gap,这个技术已经出现好多年了。
主要的优点就是在获得大的冲程情况下减少音圈的重量和电感。
缺点就是磁能效率比较低。
在这个磁路中,若是能将U铁加厚,并且将U铁也做成对应的差分导磁结构,spilit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老磁路会不是容易失真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8-17 09:27:5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changro在2015-06-09 08:05:31的发言:
这个叫spilit gap,这个技术已经出现好多年了。
主要的优点就是在获得大的冲程情况下减少音圈的重量和电感。
缺点就是磁能效率比较低。
在这个磁路中,若是能将U铁加厚,并且将U铁也做成对应的差分导磁结构,spilit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8-17 09:28:07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changro在2015-06-09 08:05:31的发言:
这个叫spilit gap,这个技术已经出现好多年了。
主要的优点就是在获得大的冲程情况下减少音圈的重量和电感。
缺点就是磁能效率比较低。
在这个磁路中,若是能将U铁加厚,并且将U铁也做成对应的差分导磁结构,spilit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8-17 09:29:20编辑过]
最下方磁铁下面的空间是什么啊? 也是华司?而上边的华司是不是就是工字型的华司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06-09 16:49:07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玛田音箱在2015-06-09 17:16:09的发言:
提问不严谨,请问音圈什么规格?
不好意思,补充一下,音圈内径25.5,最大外径28.2,0.18mm的铜包铝线,层数6层,圈宽8.3mm ,kapton骨架,Re=18 ohm,可能多个喇叭连接所以阻值做得大。
已经说出了优缺点了,还要傻傻的问下去哈,太可爱了!
想想音圈向上运动,参数会如何变化,再想想音圈向下运动参数又会如何变化,自己想想啊,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