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些用这些曲目来评价音箱,主要评价什么?
1) 加洲旅馆 2) 渡口(蔡大妈) 3) 阿姐鼓 4) 你的眼神(蔡大妈)........................
加和渡的低音鼓声最能考验音箱低频效果,加的低音下潜很深,渡的低音搞不好喇叭打底或其他大动态失真,蔡的中音是有耳共那个什么的啦,啊姐鼓我不太喜欢,效果音味太重,太吵,不利分析音箱缺陷
用蔡大妈的歌试音,是音响界最大的误区,还有那个什么加洲旅馆,除了开始一段有什么可称道的地方呢?
阿姐鼓除了一帮钻牛角尖的用来挑刺,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用处。
楼主列的曲目也太次了!!
以下是引用zhangzy在2006-03-02 22:49:06的发言:
加和渡的低音鼓声最能考验音箱低频效果,加的低音下潜很深,渡的低音搞不好喇叭打底或其他大动态失真,蔡的中音是有耳共那个什么的啦,啊姐鼓我不太喜欢,效果音味太重,太吵,不利分析音箱缺陷
加的鼓不算深,应该比较紧,如果看其DVD就知道这鼓有多深.
蔡的碟,在一般的箱都不错,也无法分辨.
最近的碟都比较造作.齿音太多.国外的一般比较自然.
以下是引用四方城在2006-03-03 00:05:35的发言:
用蔡大妈的歌试音,是音响界最大的误区,还有那个什么加洲旅馆,除了开始一段有什么可称道的地方呢?
阿姐鼓除了一帮钻牛角尖的用来挑刺,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用处。
楼主列的曲目也太次了!!
类似的还有那个MARRY BLACK,鸭声------------不如听李愚蠢


四方城说得很有道理,俺有同感!选这几个曲目,一方面是给大家有个批判的靶子,另一方面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就这个问题多发表意见!主观评价节目源的选择一定要有功利性(也可以说是目的性),研发阶段的选择和销售端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加洲和渡口说实话一直不能确定低音应当出来什么样才是对,就知道加洲的低音如果太沉,反而是不对味了,因为有人对我说是手鼓来的,我老是在画面上找,好象还是让我看到了架子鼓呀?阿姐鼓用来测试瞬间功率可能有点用,能把这首歌表现好的音响都还可以了.最爱听<你的眼神>,很舒服,不过不用来试音.就是现在没找到蔡姐的原板<蔡琴老歌>.请问谁知道哪里有啊?平时试音用古旋的第二张,或者迪斯高,8182等交响乐用得少,流行人声用得最多.有时也用一块钱一张的CD试音,个人认为不挑碟的音响才是好音响.不过不太可能,感觉D板就是差点.其实还是觉得对于调音来说有一对好的参照箱和一个好的试听室比用什么曲目更重要.
以下是引用四方城在2006-03-03 23:30:06的发言:
1812序曲??(瞎猜呢!)
就是这个,听说许多发烧友很看重里面的炮声来的.(不好意思说错了,差点同IC型号混一块了,呵呵!)
1812序曲里的大炮不同公司出的不太一样,有用真的大炮录制的,也有用合成器制作的
以前张步步高的试音碟,里面有这个曲子,不知是哪种录音.也不知出处,只是有个同事特别喜欢用这个试音.其实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许多音响厂都有自己的试音碟.但小弟一直有些怀疑这些碟,因为大部分都是自行刻录然后印刷的,总之是不太正板,光用这样的碟试音能行吗?
如我前面说过的研发端用的主观评价节目源和销售端用的是不一样的,珍桢兄所说的应该是销售端用的,这些试音碟应该做到不挑自己的产品,同时应有足够的欺骗性,诱惑力,尽量发挥自己产品的特长,掩盖其缺点。
谢谢初哥指点!为什么偶这么笨了,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出来?呵呵!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04 17:01:24的发言:
如我前面说过的研发端用的主观评价节目源和销售端用的是不一样的,珍桢兄所说的应该是销售端用的,这些试音碟应该做到不挑自己的产品,同时应有足够的欺骗性,诱惑力,尽量发挥自己产品的特长,掩盖其缺点。
欺骗性~~~
这个看法高明~~
当年我都参与过公司试音碟节目的选定,挑选节目的标准是能唬人,不挑自己的音箱,因此有些BT(指苛刻)的节目全部枪毙,最后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在用这碟试音时没明显问题(消费者听),搞掂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