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挑挑测试软件的问题

1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0:44:05

许多测试软件的模型都不一样,这样以来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下面便是我遇到的问题,希望和大家一起解决:

同一只喇叭,相同的两条阻抗曲线(在3个模型中,都是一样的)

1.在CLIO的模型中阻抗曲线和TS参数的情况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6mm mylar-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支架无阻尼材料的ts参数.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面是在LMS中的LEAP-4模型和标准模型里的参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6mm mylar.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在三中模型中,同样的曲线计算出来的结果确是三种不同的结果,究竟哪一种结果是正确的呢?

2.发现LMS有这问题已经两年多了,其中进行内部校正和外部校正都没有改变上面的情况,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2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1:23:53
JmaReverse3.5.1   Loudspeaker  
附加容积⊿L0.01La1.066690126 VAS0.010666901L
Fo506.4HzFc728HzCms0.000147931m/n
Fo(fc)728Hz   Sd0.000720701
Dia30.3mm   ηo0.045855623
Qes2.9    SPL78.61392601dB w/m
DCR7.2ohm   BL 2.320398962TM
      Mms0.695728594g
用手工计算LMS标准模型的参数,基本上对的上.
3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1:24:59
JmaReverse3.5.1   Loudspeaker  
附加容积⊿L0.01La1.066690126 VAS0.010666901L
Fo506.4HzFc728HzCms0.000147931m/n
Fo(fc)728Hz   Sd0.000720701
Dia30.3mm   ηo0.035940894
Qes3.7    SPL77.55588875dB w/m
DCR7.2ohm   BL 2.054285494TM
      Mms0.695728594g
用手工计算LMS LEAP-4模型的参数,基本上对的上.
4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1:30:57
JmaReverse3.5.1   Loudspeaker  
附加容积⊿L0.01La1.066690126 VAS0.010666901L
Fo506.4HzFc728HzCms0.000147931m/n
Fo(fc)728Hz   Sd0.000720701
Dia30.3mm   ηo0.040917325
Qes3.25    SPL78.11907238dB w/m
DCR7.2ohm   BL 2.191896186TM
      Mms0.695728594g

用手工计算CLIO模型的参数,基本上对的上.

看来是不同模型所计算的单阻抗曲线的Qms,Qes,Qts的值已经不同了,所以才出现了其他参数不同的情况,

5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1:33:28
关键是模型的哪里的不同所改变了相同的单峰阻抗曲线的Qms,Qes,Qts值?是取点的不同吗?如果是,三种不同的模型又是分别怎样取点的呢?
6楼
jma 发表于:2007-9-3 22:37:32

JmaReverse3.5.1   Loudspeaker  
附加容积⊿L0.01La1.066690126 VAS0.010666901L
Fo506.4HzFc728HzCms0.000147931m/n
Fo(fc)728HzSd0.000720701
Dia30.3mmF1428HZηo0.047663551
Qes2.79 F2595.7HZSPL78.78186396dB w/m
DCR7.2ohmF167.7HZBL 2.3656994TM
Zmax20.35ohmQes2.779606615 Mms0.695728594g
Rms0.25409626kg/sQms8.534784337 Qts2.096740611 

用手工计算的参数如上.情况和上面的三种模型的结果均不一致.
7楼
jma 发表于:2007-9-4 8:08:55
自己顶到前面去!
8楼
潜水艇 发表于:2007-9-4 9:07:18

1.在三中模型中,同样的曲线计算出来的结果确是三种不同的结果,究竟哪一种结果是正确的呢?

个人观点,LMS的leap4模型是可用的下限了(和另外的TSL基本一样),要求再高就要上LTD模型了,而标准模型是精度不够的

2.小喇叭的建模是个大问题,至于2个软件是哪方面的差别导致结果的差异,这你要去找作者的扬声器模型了,也请高手指教

9楼
lingyi 发表于:2007-9-4 16:49:33
用一组阻抗曲线,分别导入LMS和CLIO计算参数看看结果是否相同?
10楼
jeffva 发表于:2007-9-4 17:00:11
以下是引用lingyi在2007-09-04 16:49:33的发言:
用一组阻抗曲线,分别导入LMS和CLIO计算参数看看结果是否相同?

上面的曲线都是从CLIO中导出,经CLIO和LMS计算,单条的阻抗曲线的Qms,Qes,Qts不同.关键是模型的哪里的不同所改变了相同的单峰阻抗曲线的Qms,Qes,Qts值?是取点的不同吗?如果是,三种不同的模型又是分别怎样取点的呢?

如果用一组阻抗曲线,分别导入LMS和CLIO计算参数,那么就要用的第三个测试软件.

11楼
Eagle 发表于:2007-9-4 17:44:40
用计算出来的参数模拟曲线,谁接近直实曲线,就信谁的。
12楼
jma 发表于:2007-9-4 19:02:29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09-04 17:44:40的发言:
用计算出来的参数模拟曲线,谁接近直实曲线,就信谁的。

看来用LEAP一通过参数模拟阻抗曲线,在导入现有的曲线进行对比.

但是用国标手工取点计算的参数和上面的三中模型所计算出来的参数都不同哦.

不如将曲线和BK测试的曲线对比,不知道怎么样?

13楼
Eagle 发表于:2007-9-5 8:59:03

你的曲线有没有文本文件格式的?如果有,发给我试试。

14楼
jma 发表于:2007-9-5 9:15:27

有*txt 格式的,LMS和CLIO导处的txt 格式的形式有些不同,也就是说,由CLIO导出的格式可以直接导入LMS,而LMS导出的格式不能直接导入CLIO.

15楼
Eagle 发表于:2007-9-5 15:29:32

你的曲线测试可能有问题,你给出直流阻抗是7.2OHM,但按7.2计算的参数和模拟回去的曲线完全不对。按8.8OHM计算和模拟出的结果好点,但还是不理想。请检查你的测试设备,阻抗曲线应该是没测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6楼
Eagle 发表于:2007-9-5 15:31:31

看看我自己的一款喇叭的计算的参数和模拟的曲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7楼
电声爱好者 发表于:2007-9-5 15:43:31
估计测试连线内阻较大
18楼
jma 发表于:2007-9-5 16:56:46

在以下计算中直接取有包括接线内阻的阻抗(DCR).

见下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CLIO测试的数据见下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LMS标准模式的计算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lms 36-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LMSLEAP-4模式的计算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lms 36-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可见由LMS(标准模型和LEAP-4模型)估算所模拟出来的阻抗曲线和原曲线重合的比较好!和老鹰用8.8OHM模拟的基本吻合.但是和CLIO所计算的数据差异较大.


19楼
jma 发表于:2007-9-5 16:58:59

这样看来,各个模型(或软件)之间还是有差异.

JmaReverse3.5.1   Loudspeaker  
附加容积⊿L0.01La1.036800949 VAS0.010368009L
Fo508HzFc725HzCms0.000143786m/n
Fo(fc)725HzSQRT(Z*R)13.39193787ohmSd0.000720701
Dia30.3mmF1438HZηo0.032621037
Qes4 F2582HZSPL77.13497764dB w/m
DCR8.8ohmF144HZBL 2.212041093TM
Zmax20.38ohmQes4.07977382 Mms0.711283463g
Rms0.24009449kg/sQms8.170012626 Qts2.721010996 

手工取点计算的结果基本上和LMS(标准模型和LEAP-4模型)估算的基本上接近.

20楼
Eagle 发表于:2007-9-5 18:13:26

既然谈到测试软件,就谈谈我的看法。

从结果看你的曲线肯定没测准。估计你这只单元的实际Q值很高,而你的阻抗曲线的Rmax没测准。所以你可以看到,无论是LMS模拟回去的结果,还是我模拟回去的结果,曲线底部都比实际曲线宽,但顶部又都比实际曲线尖。如果把底部做到跟实际曲线一样窄,必须加大Q值,并加顶部加高。

建议检查测试设备及连接线内阻。我测阻抗曲线是直接测两条电压曲线然后计算出来的阻搞曲线。

共2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084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