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

1楼
泊尔 发表于:2014-4-13 11:09:17
这是一个在其他网站一位网友发表的帖子。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
http://www.ca0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9164&fromuid=674299
这个帖子发出后,引起了一年多的热烈争论,我看后觉得议题有意义(并不完全赞同其中的观点),转到这里听听这里朋友们的见解。

原帖如下:

行业内一直流传着音响系统测量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的争论,在本论坛大致上又以主观听感作为最终鉴定依据的支持者占大多数。并且有时候讨论往往变成争论,双方各持己见火热得很。

我认为,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领域,而是同时指代同一事物的两种表达方式,完全是同依共存的。

很多朋友并不理解音质数据的意义,让我们先来看看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的关系,也是本文最重要的概念:音质数据是通过测量,把对应的主观感觉“翻译”出来的一组可供比对的声学参数。

可见,要把主观感觉变成数据,翻译的准确度是当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前者与后者的吻合程度。因此,我觉得大家讨论的本质其实不在于音质数据与主观听感,而是在于这个翻译过程的精确度。

在此,我提出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为何要翻译

因为主观感觉太虚无缥缈,不方便记录、传播,更不便于工程师对设备的操作。主观听感虽然有大众的普遍性但是也存在不少的个体差异,况且诸如什么低音猛中音甜高音准之类的形容词,每个人的感觉可能都不尽相同,因此很有必要把它翻译成音质数据,用标准化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播,也同时向工程师提供可直接对设备操作的依据。

音响工程师就是翻译员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音响工程师对主观感觉与客观数据的灵活转化的水平也就是他对音响技术水平的最直接体现。与翻译员的要求相同,音响师必须熟知两种语言而且要长期从事翻译工作才能做到互相转译的简洁、准确。真正做到词达其意,语句通顺,没点工作资历是不可能完成的。

翻译手段

这点恐怕就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所在。最精准的翻译工具肯定是人,但对翻译员的要求非常高。另外一种取巧的方法是机器翻译之后人工润色,虽然不能做到最精准,但也算勉强可用,而人工润色也是有水平之分,有时会天差地别。

但与真正的语言翻译不同,音响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感觉与数据之间,感觉与感觉之间都会存在很多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地方。所以仅靠翻译员来完成主观感觉与音质数据的转换不一定可靠,机器的测量来作为辅助手段成为很重要的手段。

仪器测量辅助翻译的争论

此争论的焦点在于相信耳朵还是相信测量仪器。不可否认,耳朵是这个翻译过程中很重要的测量工具,但它有时候并不一定可靠,尤其是没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耳朵。有时候也因为翻译员水平的问题,听到的东西(主观听感)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汇(音质数据)来表达。测量仪器就把这个变成了可能。

与翻译软件的作用一样,测量仪器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但翻译软件受限于词汇量,尤其是多义词的判断,而令到翻译出来的东西语句不通顺甚至有歧义。测量工具也是一样的。

测量工具按照用途,常见的可分为4种:实验室、工厂研发测量,厂家出厂合格产品检验性测量,维修测量,最后一种是设备安装完成之后的声场调试测量。在本论坛的朋友最常碰到的可能是最后一重。

声学系统的现场测量,涉及到电声与建声,音质的感觉与数据也是电声建声两者的综合,所以情况会比头三种情况都要复杂。精确的测量工具能很好地帮助工程师完成他的工作。目前大家所应用的测量工具大多是SIA之类的RTA软件为核心再配测量话筒与音频界面卡的方式组建的简易型测量系统。这种测量系统的特点就不多说了,最大的优点是组建起来成本较低,所以能大量地推广应用。这里再次提到准确度与词汇量,所谓的词汇量就是测量系统所能提供的测量功能。测量功能越丰富,所能提供给工程师参考的数据就越多,得出的主观感觉就越准确(前提是人要懂得解读数据)。

音响系统的音质与音色是能够测量出来的

如题,主观感觉能够通过测量转换成音质数据。不过要完整而且准确表达一个感觉需要多重数据,诸如STI指数,C80,频响范围,互调失真度,响度级,谐波等等说不完的数据,仅仅是一条频谱曲线确实不能反映出具体的音质,而是需要多类数据综合。上述这些都是可测量出来的,不过是测量系统的成本问题。

十数年前,能有台笔记本就很牛X,何况能有一套SIA软件+品质一般的测量话筒。科技的进步令到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同时大幅下降,大家才有机会或者说是有能力使用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工具,也为这些工具的使用成为大众化。同样地,能够准确测量出音响产品音质与音色并转化为音质数据的工具是存在的,但是由于成本太高而且不便于现场使用,所以还留存实验室未得到大量使用,更重要的一点是解读这些数据也不是目前这个教育水平下一般调音师能够完成。

其他问题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为何把测量工具说得那么神,但又做不出来好的产品呢。我想说的是,音响的音质数据是一个测量物的表征,目前的音响系统的一头一尾还是纯模拟的,模拟的器件就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重复性。产品与数据之间是具有先后的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先有产品后有数据,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要把他们的逻辑关系逆向过来比较难。意思是通过测量到一个“好听”的数据来模仿出好听的产品,非常难,产品应用的材料、技术、结构等等,很多东西是复制不来的。

2楼
WAMM 发表于:2014-4-14 11:41:05

有意思!

3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4-4-15 10:23:39

请楼主把这个问题再演绎一下如何?

 

的确是好话题的,我等洗耳恭听着......

4楼
泊尔 发表于:2014-4-15 11:52:19
这不是我的帖子,只是转来的。还是多听听诸位的吧。要对此话题有兴趣,可以直接链接原网站,那上面可是热闹了。
5楼
njdxsch 发表于:2014-4-16 13:38:14
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708123314&uk=1293124599

6楼
泊尔 发表于:2014-4-17 6:45:15
http://www.ca0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9164&fromuid=674299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