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基础理论室 → 从上海浦东机场侯机厅里的扬声器说起


  共有2056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从上海浦东机场侯机厅里的扬声器说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 0:54:43 [显示全部帖子]

小费啊,

想问个和本题不是很密切相关的问题.

在你读大学的时候,有老师讲到过PEUTZ先生的大名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 1:04:38 [显示全部帖子]

能有兴趣跟着看这个帖子的大概就是真的对语言可懂度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了.

那么请你还要关心一个中国名子,

查雪琴.

她在这方面的工作是中外有名和有效的,请浏览:

http://news.tongji.edu.cn/tjbao/shownews.php?sn=1197

"查雪琴女士现任职于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著名的声学专家,曾为宝马等汽车制造企业和德国各地的一些剧院做过声学测试,声学分析和声学设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 10:59:32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feiyanfeng在2007-07-02 08:39:15的发言:

没印象,,我上课的时候没建筑声学,,只有音响工程,,建筑声学那块了解的比较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音响工程不讲PEUT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 11:01:39 [显示全部帖子]


引用一段文章:


http://www.cas.cn/html/Dir/2001/10/19/1974.htm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田静
 

声学还是一门技术
  我们说,声学是一门技术,是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已经知道的声学的科学原理,去改造人类的生存的环境,去发展适应人类需求的各种的方法和工具。科学院过去有一个礼堂被大家称为“四不要礼堂”,具体为什么叫“四不要”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知道那个礼堂里面的声音很糟糕,大家去看电影,到里面什么也听不清楚,而且总是有回声。这样的一些情况,就是因为音质没有做好,没能利用声学的知识去指导建造一个好的声学环境。听说“四不要礼堂”还不光是设计的问题,因为当时开始设计的时候,据说请教过搞声学的人,给它提了一些建议,但是到了建造的时候,说没有钱,这个措施砍掉,那个材料砍掉,砍到最后做出那么一个效果来。类似的声学技术在许多的方面都要用到,比如说我们国家在60—70年代,发展过一种新的材料,用在导弹发射井里面,由于声强和温度都非常高,一般的泡沫材料、多孔材料都不可以用到那个里面去,但是在导弹发射的瞬间,会产生非常高的声强,这个高声强会产生振动,而振动就会使得发射不可靠,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手段控制导弹发射井里面的噪声。当时是中科院声学所的马大猷院士发明了一种新的材料,叫微穿孔板材料,在金属板上面穿一些非常微小的孔,使得这些小孔能够产生一些声学的阻尼吸收、耗散能量的作用,用到发射井里面,很好地解决了噪声的问题,而且不影响原来的整个结构形式。到了90年代中期,德国政府新建了一个议会大厅,为了保持政治的透明度,设计上有一项创意,围墙要是圆形玻璃的,周围是透明的,发言席在议会大厅的中间,议员席围坐在周围,这样形状上比较美观,更重要的是公民从外面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议员在干什么,建成了以后,大家都觉得设计的很好。但是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开会,议长宣布开会,吱地一声,电声系统叫了起来,然后整个系统就崩溃掉了,再讲话就没人听得见了,没有办法,议员们只好搬回了老的议会大厅。结果大家自然很气愤,说政府花了钱,造出这么一个玩意来,政府只好再去招标请声学专家来看是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刚好在德国的夫琅和费建筑物理研究所,有一个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叫查雪琴,原来是广电部设计院的,她在国内的时候就知道马先生的微穿孔板理论,是在《中国科学》上发表的,于是就想起来能不能用这个东西去解决的国议会大厅的问题。因为不能破坏结构,还要透明,又要能够吸声,既要看得见,还要听的好。在这种情况下,查雪琴女士就想到了能不能用一种有机玻璃板,在上面打上微孔,既可以吸声,又不影响它的透明度。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以后,他们就先做了一系列实验,然后应了标,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非常有效,德国人就在报纸上说“中国人在德国的议会大厅上打孔”,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是一个很好地利用了声学技术的例子,从对微孔板材料的科学认识,发展出来这么一个技术,来改善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声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的东西是“Knowledge”,是知识;那么到了这儿,它作为一门技术,产生的东西是“Know-how”,是技能,技巧这样的一些实用的东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 13:00:4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jiuxuan在2007-07-02 12:33:48的发言:

把话题引到应用领域,是论坛的突破

再从应用领域回到产品单元的设计和生产,论坛将有良性循环啊

谢谢,

其实我以为你在工程中遇到的情况恐怕是不少的,

能不能挑几个典型的论论?

当然不要损害商业利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3 22:26:39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一张专辑在2007-07-03 15:22:25的发言:
请教老兵:商场采用什么样的扬声器比较好?

过几天咱们另开一个帖子讨论,如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10 2:43:27 [显示全部帖子]

Test.

现在又能上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7-10 08:27:12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10 21:06:0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鱼缸在2007-07-10 10:28:46的发言:
听说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要用博士的天花板(吸顶?)喇叭,他们的技术人员会去现场调试。用的是什么音频矩阵的东东,大概类似上海F1赛道(吸地?)的广播系统。老兵可以去考察一下,嘿嘿

会路过的,但未必有时间拍照片了.

音频矩阵是系统方面的概念,有年头了,是互联网技术成果用到电声系统里的成果.搞大的电声系统的需要关心.

天花板扬声器要看顶棚是多高?再好的天花板扬声器要是置于高顶棚上,效果怎样?也是疑问.

首都机场的T2航站楼的效果不如浦东机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10 21:37:17 [显示全部帖子]

首都机场的T2,广播系统给出的声级不低,有时是会吓你一跳的,

但是语言可懂度较差.

我的怀疑是建声牵就了内装修设计,电声就更不能有什么决定权,只能跟着跑.

这是国内许多机场,车站的广播系数的通病:

响是响得了不得,但是就是听懂不容易.

设计一开始就错:

是错在思路的轻慢上,主持人的思路往往就是--不就是装些音箱和喇叭嘛,听到响就可以了,..

然后,有可能任务就落到一知半解的人身上了,

那么,结果就是有些撞大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3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10 21:44:22 [显示全部帖子]

我猜想首都机场的T2的广播系统的设计不是撞大运的设计,

我想就是不得已吧.

T3会怎样?

但愿能好些.

然而一说是天花板扬声器,我就不敢乐观了.

BOSE,现在到处有代理商,但愿首都机场他们遇上的是真正的内行吧,

.....


 回到顶部
总数 31 上一页 1 2